“這個記錄生活的黃先生和小許同學是情侶,除了他們之外,我們手底下籤的博主也有不少是情侶、夫妻。”
“對,現在狗糧題材的綜藝,確實是挺有看頭的,我留意了一下他們的影片播放量,那幾期他們同框出現進行互動的環節,流量還挺高的,這是相關的資料包告。”
“我覺得我們後續跟藍鳥衛視那邊合作,試著在奔跑節目裡搞一期CP互動環節,儘量增加他們的曝光量,把他們在長影片平臺的百大地位給穩住。”
“嗯,他們一些人之前幾年有上過百大,但是近兩年掉了,現在自媒體行業競爭很激烈的,甚至於,在我這段時間的接觸下來,感覺比娛樂圈還要激烈。”
“有些博主看著有幾十萬粉、百萬粉,可是隻要有一小段時間沒有更新,所有人就跟忘了他們一樣,因為很快會有新人頂替他們的位子,成為這些觀眾常播放關注的物件,可能前半年還火得一塌糊塗的人,下半年直接資料斬半。”
光影的公司大會上,
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正針對於近期公司內運營方向發生改變,做出總結,侃侃而談。
但從語氣中,並不難聽出他的自信和驕傲。
事實上,雖然僅僅只有短短的半年時間,但由他推出的新方向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林總的提議很好,我贊同林總的方案。”
而在表決上,由張傳興帶頭的公司高層舉手同意了他提出的方案。
畢竟這林墨之是他們從青蘋果平臺挖過來的副總,他的決定,他們肯定是得先支援支援,看看效果的。
“而除了剛才的提議,我還希望能夠小範圍的試行新的運作方案。”
接著,林墨之又提出了新的想法,“我們參照娛樂圈藝人的工作室模式,為這些博主提供優質的運營服務,幫助他們提高曝光度、粉絲粘合度以及平臺咖位。”
“但反之,我們也得進一步加深他們與公司之間的聯絡,所以我想,我們可以在公司內部劃出一個部門,專門負責這些博主的運營,並且在運營資源分配上採取競爭模式。”
“這些博主,先是需要在我們光影內部的競爭中出頭,之後再拿著我們公司給出的優質資源到長影片平臺上跟其他的博主廝殺,這種方案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我們試錯的成本,避免花大資源培養小博主,用小資源浪費大博主。”
很常見的養蠱模式。
在這個籠子裡讓一群蠱蟲廝殺出蠱王,再把蠱王拿出來放到另一個更大的籠子裡。
雖然規則很殘酷,但是在場並沒有人反對。
因為那句降低試錯成本是這段話中最核心的內容。
而在作為副總的林墨之發言過後,是各個專案組的經理。
“我這邊想提一下海外線的問題。”
張雪茗站起身,看著會議桌旁的一群人,“我們在近幾年,對於海外線的投入好像越來越低了。”
“投資、參與宣發的很多專案,都只停留於國內。”
“唐國有句古話叫,有來有回才叫關係,但我們這幾年好像越來越疏於對於海外線的運作,很多關係一直不走的話,是會越來越淡的。”
會議桌旁,有人抬手回道,“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嘛,沒有什麼好作品。”
“像以前,其實很多作品投入到海外線,我們基本都是在做虧本買賣,送出去了,但外國真沒多少人去影院支援。”
“而且這種海外線作品,一般都是國內先上映,等這邊結束好一段時間後才在海外線首映,可是網上早就有一堆的盜版源,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去電影院支援,想看的話,直接在網上看就好了。”
都在國內掙錢,不是沒道理的。
一方面是放到外頭,真沒有多少人去支援。
另一方面就跟之前說的養蠱模式一樣,國內的片子得現在國內市場打出名氣了,才有資格被放到國外,可那時候人家外頭早就有盜版源了,那還需要去電影院看。
所以很多電影做海外線,基本不是為了錢,只能是為了名,為了拿獎。
XXX電影在XXX電影節拿獎了,提名了。
XX電影在和國、南朝國、越國、象國……有多少多少票房,多受當地人的喜愛,這也是一個賺取名聲的運作模式。
可是他們光影一個主要負責後期宣發專案的公司,真沒有必要去爭什麼名。
“現在我們手頭上不就有一個不錯的電影嘛。”
張雪茗這燕國地圖亮完了,“雙瞳,現在還在上映,但票房已經是同期第一了。”
“盧小導演跟我們光影合作了三部片子,現在正在合作第四部,關係上絕對夠深厚。”
“而盧大導演呢,現在也有一個專案由我們在做宣發,這於情於理,咱們不是可以安排個海外線試試,不管成不成,給人家一個嘗試的機會,咱們以後能更好的合作嘛,畢竟國內恐怖片市場,現在基本上就是盧正義導演在領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