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上,李若男顯得很可憐、很侷促,充斥著因為病症,常年見不到女兒的思念。
不過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第一視角的母親開始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從眼神、說話的語氣、還是肢體的動作上,如果認真觀察的話,是能夠看出來,她的表演痕跡很重。
畢竟,楚人美並不是一個科班出身的演員。
她做不到於文秀那般的自然,但這正好符合了,李若男裝模作樣的那一面。
“雖然是第一視角,拍得很混亂,但剪出來很流暢啊,從僵硬到自然的轉變。”
張煜評價的聲音從手機裡響起,“能看出來,李若男在鏡頭前,從一個矯柔造作的姿態,慢慢的,變得自然起來,真正的給人一種好像真的為了女兒好,有了作為一個母親擔當的這個樣子……”
但是真真假假,李若男心底裡兒到底有沒有這個女兒,誰知道呢?
畢竟這是以她第一視角寫出來的劇本。
而連他們拍攝的人都不知道,可能也就只有編劇能瞭解吧。
接下來的時間裡,張煜時不時開口點評,但評價多為誇讚。
兩條時間線的穿插,很順暢,再加上一些細節上的連貫,很好的將拍攝時那些混亂的素材,像是拼圖一樣,拼湊成一幅製作精良的畫卷。
但同時,他又有些訝異於,盧正義的天賦。
老實說,就算是真喜歡,並且下了功夫,在實拍中進行學習。
這學習效率,也不該這麼高的。
兩部片子下來,就能擁有獨立佈置後期處理的水準,張煜都能預見,再來兩部劇,興許盧正義就能做到真正的獨立拍攝,成為一個真正的導演。
而盧正義對於這些誇獎,是比較平靜的。
他默默的看著片子,心中做出對比,想著,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創作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
盧正義很清楚,自己能在第一次獨立佈置後期處理,就做到如此完善。
完全是因為,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模版——上輩子看過的《咒》。
雖然說,這兩者之間,不管是劇情還是演員、實景……都已經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待世界,做著‘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情。
從無到有,從零到一進行創作,
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從一的基礎上提煉出一(唐國版),在難度上是有著極大的差別。
盧正義在導演這一行要走的路,還是很長的。
“既然沒有什麼修改意見的話,那這個就是成片了,我明天就把片段送去稽核。”
當室內的燈光重新亮起,盧正義看向幾人,平靜開口,“楓子,你們再擷取一些片段,做一點預告的影片,給光影那邊發過去。”
“現在是八月末,如果順利的話,九月份應該就能稽核完成了。”
“到時候,爭取十月一……算了,中秋節吧,儘量定檔中秋,到時候,觀眾跟家人們團團圓圓在一起,到電影院看一部《咒》,想想都是一件美事。”
這話一開口,不管是負責剪輯的人,還是影片那頭的張副導都沉默了。
這片子的惡意有多深,他們可是很清楚的。
“唉……又該被罵了。”
張煜幽幽的聲音從手機裡響起。
曾幾時,拍電影在他印象中,還是一件應該得到誇獎、得到祝福的話。
但現在跟了盧正義,不出意外的話,他以後都會被觀眾們追著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