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幾個星期以後,我頒佈了《盧爾八世第五次加稅令兼第二次財政令》。
在這一次加稅令中,我對波旁殘餘的管轄地域重新加了一次稅——尤其是屢屢叛亂的南部區,除了軍隊以外從上到下連貴族都沒放過被加了稅收。
此外,我們第一次將目標瞄準了老航道的貴族,我宣佈除了波里斯主城以外的,老航道其他地方的小貴族,從今天以後也需要繳納“微小”的稅收了。
然後是財政令內容。
如今戰爭頻發,自然是軍隊為先,在這一次財政令中,我大大提升了軍人的待遇和地位——接下來就是裁軍了,畢竟如今波旁的領土大幅度縮水,軍隊也沒有必要維持那麼多,可以砍掉一些。
由於大多數軍官都有顯赫的家世讓我不好下手,那麼就把下層的軍隊給稍微砍掉一些吧,此外,其他所有的公共設施也都可以停了,將全部的經費投入維持戰爭中。
38年過去了,39年過去了,這兩年我們只在北部航道維持著少量的駐軍,只求保住幾個重要的港口,為下一次收復做準備。另外邁席卡戰場也一切平安(有時候太忙了會忘記這個南方的小國),保持著烈度不大的小衝突,為這場持續了15年的衝突繼續延長時間。
1440年的開頭,埃多楠就又給我們送上了一份驚喜,他們在送上的信中,大言不慚的要求結束埃多楠作為波旁保護國的地位,成為一個正常屬性的國家,並且承認埃多楠對中土殖民衛所與中土林間殖民衛所的佔領。
儘管答應這個要求顯得如此的恥辱,但是如今這個局面,波旁真的沒有再發動一場懲戒的實力,只能捏著鼻子接受了——另外,埃多楠你不是沒打下中土林間殖民衛所嗎?怎麼就在這裡承認了?
不管如何,隨著承認埃多楠解除僕從關係的條約簽署以後,整個埃多楠半島就不再有任何一寸土地是波旁的領土了。
以前聽到這個訊息,或許我會氣的吐血,然而如今居然感覺到,似乎不過如此的樣子,難道厄運接受多了,就會變得習慣成自然嗎?
埃多楠這一件事情還算好解決,只不過是將早就不屬於波旁的土地丟出去而已,然而下面兩件事情才是要人命的,北部航道和邁席卡似乎聯手算準了時間,同時對他們能夠著的波旁領土發動了猛攻!
在不知多少次的緊急會議以後,我們做出主力防禦邁拉米戰場的舉措,畢竟邁拉米戰場還關係著騰龍殖民衛所剩下的最後兩座主城,然而在失去中土大陸的殖民地以後,北部航道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了。
就在我剛剛忙完這一件事的時候,另一件恐怖的事情又發生了,該死的和僑民聯盟的十年和約期已經滿了,所以僑民聯盟在召回位於印哥納戰場的僱傭兵以後,再一次對波旁發動了叛亂!可惡的鄉巴佬!可恥的海外叛徒!
更重要的是,僑民聯盟叛亂以後,稅收又斷了,並且騰龍殖民衛所的稅收也必須截留了,波旁今年的財政怎麼辦!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波里斯的使節笑嘻嘻的找上門來,不是要來援助波旁——確切的說不是要來直接援助波旁,而是願意提供資金。
而資金也不是白來的,準確的說,波里斯要求波旁用都末廖中轉道來交換。
這個……先拖著吧,暫且租借出去,至於是否真正的賣出,還是等日後再談吧。幸運的是,波里斯出奇的好說話,這方面很快愉快的同意了我們的要求。
此外,也是時候和北部航道和談了,畢竟波旁已經實在打不下去了。
大曆1441年,精疲力盡的波旁與北部航道和談,同意北部航道獨立建國,於是北部航道也有了自己的國名簡稱,波利。
不過在和談會議上,北部航道出乎意料的,要求波旁將中土殖民衛所與中土林間殖民衛所割讓給波旁……
等等,這倆衛所不是已經割給埃多楠一次了嗎?啊算了,既然波利要,那我們就給你宣稱,你自己去和埃多楠拿去吧,正好這倆個帝國的敵人來一場狗咬狗,不管誰死了我會很開心。
在結束和波利的戰爭以後,我急忙命令抽掉出那裡剩下的所有軍隊,命令他們趕緊填到邁拉米海灣的戰場,不管是教化區還是騰龍殖民衛所,他們都快撐不住了。
這,是我以執政長的身份,釋出出的最後一道軍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