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北流的藏書專門安置在一間草堂之內,陳有鳥沒有真正進入裡面,只呆在外室,由一名書童接待。要看什麼書,書童自會拿出來給他。
這名書童跟隨孟北流多年,負責看守藏書堂,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得夫子青睞,到這來看書。而這些學生,無一不是孟北流的得意弟子。只是今天到來的陳有鳥,表現有點怪。
陳有鳥看書很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快。根本不是在讀書,而是在翻書。
書童甚至懷疑,陳有鳥是不是要從書頁裡翻出什麼寶物來。
當時間到了,陳有鳥彬彬有禮地告辭離去,書童仍處於某種迷惑不解的狀態當中,連孟北流來到都沒察覺:
“阿智!阿智!”
書童猛地醒神,連忙施禮。
孟北流問:“那陳有鳥看了哪本書?”
書童抓抓頭,老實回答:“老爺,他看了很多本書。”
“很多本是多少本?”
“我且算算……嗯,有一十八本。”
孟北流雙眼睜大:“十八本?”聲調拔高起來:“他這是看書呢,還是翻書?”
書童嘴一撇:“我親眼所見,他的確像是在翻書。”
孟北流雙眉皺起,想不明白陳有鳥在做什麼:難道他真的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若如此,可是真正的讀書種子了……
……
陳有鳥滿載而歸,這一趟得了十八本書,每一本,都是經義文章,對學習官文,考科舉,有著重要的知識作用。只要把這一批書,加上 先前買回家的那幾本經義著作讀完,記住,便能寫出合乎規格的有一定水準的官文來。
如此一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再需要為書籍資料而發愁了。
不過這麼多的書收囊進《文心雕龍》裡,並不代表他已經完全掌握,沒有那麼簡單的事,還得認真學習才行。
對於學習,陳有鳥毫不抗拒,畢竟學習有所得,又能夠獲取文氣,一舉兩得的事,何樂不為?
回到宅院的時候,發現王伯正等在門外,一雙手搓在一起,神色焦慮的樣子:“少爺,你終於回來了,今天怎地這麼晚?”
“讀書去了。”
陳有鳥回答:“有事?”
王伯嘆一口氣:“少爺,我收到訊息,在今年祭祖之日,宗族會將老爺和你逐出嫡系房譜,排斥在外,這可怎麼辦?”
大戶家族,規矩森然,諸多講究,要是被逐出房譜,堪稱奇恥大辱,淪為笑柄,以後很難再有出頭之日了。
王伯還有一層擔憂 ,如果陳有鳥這一房不再是陳氏嫡系,所有的福利待遇也將被剝奪,現在居住的房子也可能被收回。
陳有鳥問:“宗族祭祖是哪一天?”
王伯心裡暗歎一聲:少爺連這麼重要的日子都忘掉了……但也難怪,畢竟少小背井離鄉十年,許多記憶早已模糊,於是道:“八月十八,中秋過後三日。”
陳有鳥屈指一算:“還有一個多月,不急。”
王伯見他神情淡定,也回過神來:自家少爺能畫符,又拜了孟北流為師,絕非尋常少年人所能做得到的。只要做出成績,有了表現,宗族那邊看在眼裡,自然會改變主意。
正說著話,馬車轔轔,宋天富又來了——這傢伙近期可來得頻繁,大概是不放心的緣故。
“陳老弟,上車,哥哥帶你去看看這郡城的繁華夜市。”
宋天富滿臉熱情的笑容。
陳有鳥早想對郡城多加了解,平日靠兩條腿卻不好辦,現在有免費車和免費嚮導,自不客氣,邁步上車。
後面王伯張口欲呼,終是沒有出聲:與這位大債主打好關係,對少爺來說並無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