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曦摸著下巴,“可能性很大,要試試看才知道,失敗了最多就是浪費幾顆雞蛋一些木柴,成功了可是又能給家裡帶來一些進項。”
“也是,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做,還是小曦你膽子大,敢嘗試。”
“小曦,你等試出跟我說說,我到時候來看看小雞仔。”跟向曦年紀差不多大的小媳婦兒說。
向曦笑著點頭,“好啊。”
村民大多數都覺得不可能。
不過基於向曦好心告訴大家怎麼做魚丸,給家家戶戶都謀福利,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收入,大家對她都善意滿滿。
就算覺得不可能,嘴上也沒說討嫌的話。
尤其是孩子們,還覺得這件事很稀罕。
高大伯家五歲的春柳,高三叔家七歲的寒玉,還有隔壁吳嬸子家的小孫女三歲的嫩芽,幾個小姑娘都很好奇,見向曦沒有趕人,都主動過來幫忙,用棉布堆窩,再在旁邊守著添柴,比向曦都要勤奮得多。
向曦去廚房忙了一趟回來,三個孩子乖乖巧巧地在。
“不餓嗎?來吃點糕。”
寒玉自覺最大,承擔起當姐姐的責任,看見是白麵做的糕點,嘴裡饞得唾沫橫飛,腦袋搖得比什麼都快,後退兩步,“小曦嬸嬸,我們不能要,這個糕糕太貴重了。”
“你不嫌棄我們在這裡看小雞仔出生,就很好了。”
八歲的姑娘已經很懂事了。
向曦只覺得可愛。
她眼睛笑彎彎的,自有一套歪理,“我也不是白請你們吃的。”
“這是要在我家鋪子裡賣的蒸糕,還沒有客人嘗過,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你們試一試,好吃給我反饋,就是幫助我,這糕點就是回報給你們的。”
寒玉有些糾結,“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
“那,那我跟妹妹們試試,就只吃一點,絕對不浪費。”
寒玉說是一點就是一點,指甲蓋大小,也就夠嚐個喂,還先給春柳和嫩芽喂。
三個孩子嘗完糕點。
也不饞嘴要。
反而不好意思起來,非要堅持給她做事看孵雞仔的窩,守在那,一整日都沒離開。
等到了飯點,各回各家,離開前還不忘跟向曦說一聲。
向曦覺得那幾個孩子真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典範。
晚上跟高母說了這事。
“娘,我明日就給孩子們準備點糖水吧,也不能讓她們白忙活。”
“行。”高母還不明白她為什麼要跟自己說這種小事,畢竟家裡的很多東西,都是向曦買回來的,她根本就沒花銀子,鋪子上的生意,以及高老爹能不在外面吹寒風,都是小曦的帶來的。
可不得不說,這種小事都找她說一聲,讓高母覺得自己被向曦重視了,關係也肉眼可見的更加親暱起來。
高盛在旁邊看在眼裡,心中漸暖,習慣性伸手摸了摸向曦腦袋,一邊開口說,“娘,明日我去村子裡收豬仔,有幾家有小豬仔賣,你能去縣裡幫我看一下店麼,我怕高全一個人忙不過來。”
“是該我去,高全一個半大小子,招呼客人還差不多,炒菜炸丸子都交給他,怕不是要累壞,他是你堂弟呢,可別一個勁欺負人。”高母嘴上絮絮叨叨的。
翌日一早,就收拾好,跟著高老爹一起去鎮上了。
高老爹把牛車留了下來,讓高盛去拉豬仔路上用,豬籠都是從高大伯家借的,裝豬仔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