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卿家,此次科舉可謂是收穫頗豐,我大禹天朝文武輩出,就是前朝幾年的光景也比不得呢。”
太后陳媛媛眼見文武兩科大比落幕,自身去了一塊心中的石頭。
“啟稟太后,雖是如此,但距離所缺人才還遠遠不夠。”
大將軍屠彬出班跪倒。
“哦?”陳媛媛一皺眉。
一旁裴槐老太師出班:
“大將軍可是還有什麼妙法?
科舉取士也不能操之過急,畢竟人才名額有限,續幾屆也就好了。”
大將軍屠彬搖了搖頭:
“遠水不解近渴,尤其武備人才我大禹急缺,此次太白宗想聯合我朝,開創大禹學館,培養武備人才,臣正要請旨。”
陳媛媛略微思索,扭頭看向一邊的宏靈皇帝:
“陛下以為如何?”
宏靈帝正拿著手裡的春宮圖瞄了又瞄:
“一切太后做主,朕尚未親政。”
陳媛媛無奈搖了搖頭,咬了咬嘴唇:
“就讓太白宗以大禹天朝名義廣發聯名帖,召集天下修真門派,聯合培養大禹新人,以為我朝儲才,諸位以為如何?”
屠彬站在一旁一愣,覺得似乎有哪裡不對,但是一時也說不上。
老太師裴槐繼續道:
“太后,此舉不妥,太白宗雖是我朝第一大修真門派,但在天下九州而言並非如此,雖有些號召力,但仍不足以號令群雄。
各大修真門派皆有自己的扶植人選,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兵部左侍郎白偉良此刻也出班跪倒:
“太后此舉不妥,我大禹天朝一向倚重太白宗,怎可亂了祖宗家法,求助外人?”
翰林院掌院李十朋已經隱隱發覺太后的意圖。
的確太白宗乃是當朝白太妃的孃家,皇庭結交修真,權力的確過大。
此刻急忙出班跪倒:
“臣有一策,可使此議成行。”
陳媛媛一笑:
“愛卿向來是個有主意的,快說來聽聽。”
李十朋奏道:
“此次開設學館,乃是大禹天朝百年未有之盛世,可仍令太白宗為主,其餘修行門派只限額一人參與,且以私人名義襄助,這樣一來不違背各派宗旨,二來也可在我朝掌控之中,學館就開設在鎬京城內,有十萬以上軍力駐守,修真即便神通廣大,也可保陛下、太后無憂。”
戶部尚書林睿出言:
“李大學士,敢問這限額一人,如果對方不來怎辦?”
李十朋一笑:
“這個簡單,以賞賜一門派的錢糧賞賜一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