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靈皇帝是今日就要點武舉三甲的,自然在列。
太后陳媛媛要垂簾聽政,故而不能離開半步。
大將軍屠彬、老太師裴槐、翰林院李十朋、禮部尚書李天翔、戶部尚書林睿、京城護衛軍指揮使屠元讓、侍郎裴邵、兵部尚書白偉良、徵西將軍白樸、徵南將軍燕須陀......
京城五大姓士族,五品以上文武百官幾乎都到了。
臺下旌旗招展,盔明甲亮。
屠彬大將軍為顯治軍之能,平日裡八十分的氣力此刻要用一百二十分。
如此京城武舉大試,已然換了太監白圭,主持奏報的是太后面前的新貴,內務總管趙金英。
演武場中央是個三丈高的金石臺子,上面用紅氈鋪地,中央斗大的一個梅花,象徵著傲雪奪魁之意。
趙金英一身雪白的衣袖,頭戴著二龍抹額的束髮毗盧帽,更顯得英氣不凡,但是作為閹人,臉色煞白,嘴邊的鬍鬚已經被剪裁的乾乾淨淨。
趙金英口中宣讀:
“朕聞知武備要事,經過之重,不可不察也。我朝富有四海,而疆域未靜,此前朝文恬武嬉之過,朕每每想起,深悔恨無極也。時下秋末馬肥,正是兵家奮勇爭先之際,願應考武舉,竭盡所能,一展雄才,振興我大禹天朝百年盛世,欽此!”
隨後,軍中傳令官宣讀本次擂臺比武的精要和規則。
此次入選三十二名武舉,分為甲、乙、丙、丁四組,每組八人,採用分組淘汰制,四組的前四名可以進入第二輪搏鬥。
隨後開始念及名單:“趙耿、衛千秋、石之康......”
三十二人雄赳赳氣昂昂來在擂臺之下,跪倒高聲奏合:“臣等叩謝天恩!”
薛太歲站在高坡之上,遠遠看著劃分榜,自己被分在甲組最後一個,同組七人除了石之康竟然沒有認識的。
他心下高興,衝著屠元讓挑了一下大拇指,那意思感謝照顧,頗為承情。
屠元讓卻是一臉冰冷,彷彿根本沒看見這個二百五,轉身給了薛太歲一個後腦勺。
趙金英高亢的聲音又起:“甲組上臺對戰!”
一個個矯健的身影“嗖嗖嗖”紛紛飛上三丈高的擂臺。
薛太歲輕功不怎麼出眾,此刻口中大喊:“給我架個梯子,快來人,架個梯子!”
這一下子惹得四下裡鬨堂大笑。
隨軍小校急忙搭上雲梯,薛太歲肥壯的身軀才一步一個腳印上了擂臺。
趙金英空中呼喝:
“甲組八人對戰,沒有規則,致對方死地者判負,最後一個留在擂臺之上便是最終勝者!”
薛太歲彷彿上了擂臺噓噓帶喘,此刻一屁股坐在擂臺邊上,一把拉過石之康:
“小子,咱倆先安生待會,讓他們先打,你看行嗎?”
石之康本是矮壯身材,身高才到薛太歲下巴。
在詔獄裡早就見過薛太歲的身手,此刻巴不得座山觀虎鬥,急忙點頭:
“太歲哥說的極是,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