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都注目凌冬至,等待著他的講解。
“這個裂縫的結構叫魚鰓結構,現代一些新式潛艇上,就有利用這種結構達成物理供氧。穀雨說那些石筍內部有著無數細微的孔管,這就類似魚鰓的鰓絲,上面的孔管能夠透過氧氣分子,但卻大於水分子,所以可以讓氧氣順著孔管流入這個巨大物體的體內。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物體內有著一個足夠大的空間,儲滿了氧氣,內裡溫度再高與水溫,那麼就會在裂縫處形成一個平衡的壓力,阻止水流進入其中。當然,其內裡結構更復雜,就不贅述了。”
聽到凌冬至的講解,穀雨的第一反應是:
“冬至,你的意思是說,這下面的東西,很可能是人工的產物?”
凌冬至點了點頭,說道:
“一個非生命體要達到這樣複雜的結構,除非人工,別無可能。”
腿姐這個時候已經帶好了潛水面罩,說道:
“到底如何,還是要下去看看,既然穀雨確定那裂縫深處沒有水,那麼正好方便咱們下去看看。”
幾個人點了點頭。
穀雨指著圖紙說道:
“這東西的頂部距離水面不到十米,咱們要到裂縫處,就需要潛入二十米深處,大家一會跟緊我,在裂縫深處三十米左右,有個向下的深洞,水流在那裡急轉直下,到時候我會在那個位置搖晃頭部的探照燈,你們記好那個位置,千萬別被水流衝下去,我們的目標是上面的洞口,進入那個洞口,就沒有水了。”
說著,五個人紛紛抱起事先預備好的石頭,穀雨當先跳入水中,其他人緊緊跟上。
所有人裡,只有穀雨頭頂反向帶著一個探照燈,這是給身後的人看的,至於穀雨,完全不需要。
藉著石頭的重量,他們快速的下降到十幾米深處,這時候,穀雨的雙腳已經踩在那黑乎乎的東西上面。
他扔掉手裡的石頭,靠著雙手把著那些凸凹不平之處,頭下腳上,快速的向下爬去。
那裂縫足夠大,不需要精確的路線,在進入裂縫之前,穀雨停在那裡,等待著人員聚齊。
當斷後的老塔也進入了裂縫邊緣後,穀雨才把著那些石筍,快速的橫向內部游去。
此時此刻,沒有氧氣筒的他們都已經開始胸口憋悶難忍。
穀雨感受到了水流的牽引力,他此時此刻,就在上下兩個洞穴之間,水流在這裡急轉直下,形成了衝擊力。
他使勁的搖晃了幾次腦袋,讓後面的人記住這個位置,然後咬牙把住石筍向上爬去。
腿姐緊跟其後,緊接著是凌冬至。
凌冬至的體能是最差的,好在腿姐用繩子拽著他,這貨就是窒息暈倒,也能被腿姐拽上去。
“嘩啦!”
穀雨頭部冒出水面,迫不及待爬到水岸邊的石頭上,摘下面罩,大口的呼吸。
如此幾次深呼吸,胸口的憋悶感才漸漸消失,身體也有了力氣。
很快,五個人都浮上了水面來到岸邊,一時之間,這個空間內全是喘息。
老塔拿起打火機打了一下火,看著高高竄起的火苗,說道:
“氧氣含量遠超外面,這地方很神奇啊!”
說著,在防水包裡掏出煙來,給費仁美和穀雨一人分了一根。
腿姐和凌冬至都是不吸菸的好孩子。
凌冬至用探照燈在四周照了照,並沒有找到能夠走出這個狹窄空間的洞口,然後看著這幾乎是直上直下的深洞問道:
“現在怎麼辦?難道要爬上去?”
穀雨吐了一口煙,指著頭頂上方回答道:
“這裡的石頭吸光,而且黑乎乎的,很難看清楚。其實在三米高處有一個狹窄的洞穴,可以通到這東西的內部。
原來這個位置應該有類似水庫的臺階,我們坐著的石頭,應該就是原來的臺階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