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下著暴雨,本就視線昏暗,商場裡只有零星的蠟燭光線,則幾乎看不見東西了。
他們三人進去,原本三個收銀臺臺只有一個在工作,出入口被一條橫線攔住,只剩下一個狹窄的出入口,他們被要求脫下雨衣和外套,因為渾身溼淋淋的,還遭受了那個阿姨的一個白眼。
進去選購的時候那個阿姨也是舉著蠟燭一直跟在他們身後盯著。
這倒可以理解。
三人都沒有異樣,按照梁書宇的清單拿米、面和鹹菜,當然還有蠟燭,但蠟燭被限量了,每個單位只能買5只。
另外還買了些紙巾和消毒劑,這是出於淨水的考慮,如果蓄水箱用完以後還在停水,他們就得使用雨水或湖泊水了。
這裡沒有淨水片,梁書宇就提了兩桶消毒劑。
沒有找到薑茶,這裡不是生鮮超市,也沒有生薑,只能暫時作罷。
商場裡除了他們還有另外一對夫妻,看上去三十多歲,梁書宇卻很奇怪地看到他們拿了很多垃圾袋。
在這種情況下垃圾袋能用來做什麼呢?
梁書宇想了想。
垃圾袋除了可以用來裝垃圾以外,應該還可以獨立打包物品,天氣很潮,衣櫃裡的東西都變潤了,內衣褲直接不幹,洗了就臭,如果把乾淨衣服放在獨立包裝裡,應該可以避免發潮。
另外大米和食物也很容易潮,尤其是大米,它的袋子並不是完全封閉的,水汽很容易進去。
如果他不想讓大米潮掉,最好將它們拿出來獨立分裝打包嚴實。
因此梁書宇也去拿了很多卷垃圾袋,順便貨架上還有錫紙、保鮮膜、一次性筷子等,他感覺也許能用得上,都拿了一些。
除此以外他們就沒買別的東西了,實際上有夠狡猾的。
因為不明所以的人一定會首先撲向泡麵區域吧,走過泡麵區域的時候那塊貨架已經肉眼可見地空掉大半了,所以他們根本沒買泡麵,只買了一把把的麵條。
光是那兩袋50斤的大米就足夠吃兩個月了,整個商場裡剩餘的泡麵加起來都未必能吃這麼久。
他們還買了很多很多鹹菜,貨架上的鹹菜幾乎被掃空。
收銀的是個年輕些的阿姨,沒有收銀系統,沒有計算器,她有些費力地用草稿紙在算。
加上這樣的商場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收銀員根本不知道貨物的價格,有些大件的東西倒是有標價,沒有標價的東西全靠估算。
雖然梁書宇之前未雨綢繆取了兩萬現金,但還是和她講了個價,抹了幾塊錢零頭。
這種情況稍微有點原始,把剛才的恐怖景象驅散了不少,梁英和梁文靜的表情總算恢復了一些。
“來東西都裝好。”三人把小件東西塞到梁書宇的揹包裡,梁文靜負責提購物袋,梁書宇抗一袋米,梁英抗一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