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頭,喝水呢,這是也學會喝開水了,你也放上把茶葉!”
村子裡,一戶人家的門口,一個老者,正端著碗,蹲在那裡喝水呢,就是一碗熱水,可,看這個老者喝的跟那什麼蜜水一般。
其實,此時,這村子裡,這樣的老者比比皆是,有的,會在碗裡放上幾片樹葉子,嗯,說不上是什麼樹葉子,只要是苦苦的味道就成,甚至,有的還學會了炒苦菜,這個,比較簡單了,外面田野裡,路邊上,採上一朵老苦菜,要麼曬乾,要麼上鍋炒幹,這就是苦菜茶了。
茶葉麼,沒有,有也不捨得,就是老茶葉葉子,也都能夠賣幾文錢一斤呢。
老茶葉葉子,哪裡來的,嗯,此時,這茶樹已經開始普及了,就是在村裡,有的是在門口,有的是在院子裡,會栽上一棵茶葉,原先,這院子裡是桑樹,而此時,則是多了一樣茶樹。
為啥,這都是經濟作物,而且種植簡單,桑樹,不是為了桑葚,桑葚麼,自然是有的了,副產品,可以銷售,可以自己留著吃,然後,葉子,那自然是用來養蠶的了,這個,算是大唐初建,就有的規矩,每家每戶,必須種桑養蠶,一半田地,一半桑,雖然不一定達到,可是,家家戶戶種桑樹,養蠶,是都會的,而此時呢,因為茶葉的值錢,又因為牛寶寶的推廣,額,茶樹苗的推廣,這樣,也是幾乎家家戶戶都栽上一棵或者幾顆茶葉。
茶葉,採不好,還不會跟大溜,什麼時候採,不需要知道,有人來收的時候,自然就是可以採摘的時候了,而且,有的人來收,甚至會帶著採茶的人,來採好的茶葉。
啥意思,自然,這茶葉,普及的很快,嗯,比較雅的一種飲品,自然普及很快了,尤其是,這經過牛寶寶的推廣,這村裡村外的,都有茶樹,好多年了,小樹苗,也變成大樹了,這不,大戶,有茶園,如,楊家,就有茶山,茶園,以及外地的茶山,茶園。
而小戶,有炒茶的手藝,沒有茶園,那麼,怎麼辦,就收這些散戶的茶葉了,有的為了季節性的茶葉,這不,就自己帶著採茶人來了。
老茶葉葉子,又有什麼用。
“老王頭,你家裡的茶樹上,那老茶葉葉子不少麼,為啥就不放上點呢。”
“那個呀,是留著給娃兒做枕頭用的,可不捨得喝。”
“做枕頭,怎麼做,自然是,等到了秋季,還沒等著落葉的時候,把老茶葉葉子採摘下來,就開始煮,按照炒茶的方式來,最後,手工揉搓成黃豆大小的茶葉球,然後曬乾,這就可以灌枕頭芯子了,嗯,據說,能清肝明目,還能清醒頭腦。
“怎麼著,你還想培養個狀元出來呀,不知你家墳頭上冒沒有冒青煙,啊,對了,老王頭,你不是種田好麼,這次,我去鎮上,聽說了一件事情,就是,種田好的,可以去長安城報名,參加一種競賽,種田比賽兩年,管吃,管喝,還給競賽補貼,如果得到名次,還會得到什麼證書,能拿朝廷補貼什麼的,還可以掙錢,還可以抵勞役,抵兵役,總之,好處多多,如果不是我這種田不成的話,我也去報名了,不過呢,有比我差的,還想去跟著混吃的呢,而你,不是種植黃豆很厲害麼,我看你就應該去報名。”
這說起給娃兒做枕頭,當狀元,這說話的老頭,想起來剛剛去鎮上得到的訊息了。
是的,此時,這廣告已經下來了,而且,家裡的田地也準備好了,自家,一千畝,朝廷給的,要了兩千畝,自然,這不是楊家的,而是有朝廷說了算,額,是產出朝廷說了算。
三千畝田地,這裡面,按照季節,能種的,都種上了,而且,還分類種植的,有的,則是需要收穫的,分階段來的,就是說,這競賽,不是從頭開始的,是從半路開始的,碰上什麼時候,就是什麼時候加入進來。
如,這個老王頭報名了。
“老王頭,某縣三王村人,經縣衙證明,名聲還成,無不良記錄,可以參加競賽,競賽種植黃豆,時長,兩年,從永徽二年七月起,到四年七月結束。”
這麼快,老王頭就報上名了,額,自然快了,這已經是老王頭知道的第二天了。
“真的,在哪裡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