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郎君,謝謝郎君!”
這幾名農民,已經工匠們都高興了,春祭啊,這是歷史留名的事情啊,沒想到,郎君還會想著給自己這樣的好事,那不興奮才是怪事呢。
“好了,這是你們自己的努力來的,跟我無關,我呢,只給你們提供一個平臺,你們自己怎麼發展,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
楊喬擺了擺手,並不想搶這個功勞,不管留,還是不留名,其實,對他來說,意義不大的,就是對後代來說,把名氣給了手下,也比自己留名的好,這個,就不要解釋了。
“郎君,那我們?”
此時,那幾名更改或者發明機械耕田的工匠著急了。
“你們啊,再去叫幾個閒人過來,我想,此時,有很多的人閒著了,所以,你們儘管的研究你們的機械,這個,會有更大的改進,會留名更加的強烈。”
“郎君,我們不是為了留名,而是為了郎君對我們的知遇之恩?”
幾個工匠有些不好意思了,確實,他們太著急了,知遇之恩要比留名來的強,沒有楊喬的知遇之恩,留名的機會,能夠輪到他們麼!
“好了,我知道你們的想法,這裡,你們加一個輔輪,你看,這個輔輪,一旦定了高低,這犁杖,是不是不會繼續的深入了呢!”
“啊,竟然有這個操作,我們怎麼沒有想到呢,這個輪子,在哪裡出現過呢,啊,對了,是那腳踏車輔輪。”
腳踏車輔輪,這是給四歲以上的寶寶們騎的,也就是正常的腳踏車了,而不是三輪車,所以,就加了兩個輔輪,就是四輪車了,這樣,當寶寶學會騎車了,這輔輪就可以撤銷了,果然,這輔輪,要是研究透了,不正是可以放在這裡用麼。
幾個工匠有些懊悔的樣子,為自己沒有想到而著急。
“好了,好了,你們不要懊悔,要多看看,多走走,不要整天的泡在試驗室裡,或者是在試驗的路上,我的一些東西,你們都可以看看,都是有借鑑價值的,你們認為呢!”
“郎君,這個?”
“我不反感你們串門,反感的是你們串門,沒有正事情可幹,如果,你們到鄰居那裡去研究一些他們的新鮮東西,或者老的研究,都是可以的,這借鑑呢,那是無處不在的,如,那寶寶車,你們自然是可以去借鑑他們的東西了,不要以為,那個簡單,不如你們,你們就不去了,還有,這犁杖,不是你們看耕田,就做出了改進來了麼,所以,這技術啊,沒有什麼好的技術,壞的技術之說,實用,就是最好的技術,怎麼樣,明白了麼!”
楊喬啟發著他們,明顯,楊喬是發現一件事情,有些低檔的產品,會借鑑這高檔的產品,可是,這高檔的產品,很少去借鑑低檔的產品,而這次,不知他們是興起什麼心來,竟然想借鑑那拖車,這才有了這新的機械的研製。
“郎君,我們錯了,我們記住了。”
這幾個工匠一想,果然如此,就拿這拖車來說不就是如此麼。
“那好了,你們先研究這個輔輪吧,還有,把車,也簡化一些,如,一個開車的,一個操作機械的,然後,這機械,能不能用機械控制一個人就能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