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
“起立,班導好?”
“同學們好?”
“坐下。”
這天,在楊喬他們的學校裡,每個教室,都是班導進入了教室,而且,都在說一件事情。
班導?
這算是楊喬在這個時代的獨創吧,也就是班主任的意思,而這班導的責任,有一部分是班主任的責任,如帶著勞動,就如今天一般,還有就是,一個固定的課程,解讀禮記,以及跟禮記相關的周邊,也就是說,每個年級的解讀難度是不一樣的,也或者說,這禮記,會隨著這些學生一生的,也就是說,在學校,有人解讀,不上學了,在村裡,有人解讀,在城裡,每個坊市,也會有固定的時間有人解讀,在朝堂,也會有人解讀。
楊喬總感覺,你看,這所謂的四大古國,為啥單單華夏的文明一直沒有斷節,一直都有傳承,而缺少的,或許是因為戰爭,因為一些人的狂妄,毀壞一些典籍,可是,這傳承,卻一直不斷,而其它的什麼古國新國的,那傳承,竟然都沒了。
那麼,為啥這華夏的傳承不斷呢,其實,就是一個字,禮,如果再深究的話,就是儒家傳承,沒看到歷史上,那帝王,感覺,需要了,就把儒家撿起來了,不需要了,也只是供著,不會怎麼樣他們。
而其它的古國,他們,不一定比華夏的時間短,可,為啥他們都一直在茹毛飲血呢,那,就是缺了禮的緣故。
不要說人好,人壞,看歷史上,無論是好的,壞的,這個禮字,可是一直都蒙在臉上的,好吧,不管你這遮羞布後面怎麼爛,至少,面上是這個樣子的。
楊喬,對這個班導的設想是很好的,要做一個道德標兵出來,不過,楊喬也知道,他的這個想法,有點鏡花水月,別說這些班導是人,而不是苦行僧,就是苦行僧,都有自己的慾望所在,不過,楊喬也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所以,這個班導,甚至一些校務人員,是很難考的,甚至,在考取之後,每隔幾年,都要進行復查,總之,一切表面的苗頭,能及早的給消除掉。
“同學們,大家是不是感覺到有些冷了。”
“冷,不冷。”
這回答,各式各樣的都有。
“好了,我知道大家都冷,那怎麼辦呢?”
“我讓我爹爹來這裡修一個大炕,我們在炕上學習,就不冷了。”
“我讓我爹爹砍好多的柴草來,把柴草燒成木炭,然後,我們烤著木炭就不冷了。”
“我讓我爹爹給提供很多的皮毛,我們都穿著皮毛衣服,就不冷了。”
…………
這回答,窮有窮的想法,富有富的想法。
“那,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要自己解決呢?”
“自己解決,我們有什麼辦法?”
這些學生有些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