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四個兒子,可以說是失而復得,大為喜悅。
曹操當即便下令,文武眾將到丞相府飲宴,直到夜深,方才散去。
在眾人散去之後,廳中只剩下了曹操、郭嘉和戲志才三人。
曹操拉著郭嘉、戲志才的手,笑眯眯地說道:
“聽聞奉孝、志才(注)都通曉卜算之術,我很好奇。這種卜算術,我能夠學會嗎?”
戲志才道:“主公乃經世安民之雄才,何必用此小道?徒然耗費精力。”
郭嘉笑道:“志才是在戲弄主公,說主公的天賦有限,白白耗費精力也學不會算卦,還是早點洗洗睡算了。”
曹操佯裝生氣道:“這是何道理,我一定要學!”
戲志才若有所思,靜看郭嘉。
郭嘉說道:“卜算之術,脫胎於道門祈禳之法。此術有洩露天機的風險,所以前人一般都是留下書籍,供後人學習,很少有口口相傳的。”
曹操道:“我征戰倥傯,哪有時間學習前人書籍?奉孝、志才必須教我。誰能教會,才顯高明。”
郭嘉道:“主公要學,也不是不可以。我有一法,可以矇蔽天機:只需兩人手握袖中,暗暗寫字,便不會遭到天妒。”
曹操大笑道:“此法甚妙!”
三人當即坐成了一個環形,各自伸出兩隻手,和另外兩人互握,籠在袖中。
曹操先用左手,在戲志才的右手心裡寫字道:“熊可疑。”
郭嘉微微點頭,笑道:“數術三千,條條可通大道。主公想學哪一種卜算之術?”他口中說話,右手卻是毫不停歇,在戲志才的左手心裡,寫下了“疑似方外之人”。
到了這一步,戲志才哪裡還猜不出事情的原委?當下笑道:“卜算之術,追本溯源,當然要從《易》學起。”
戲志才分心三用,分別在郭嘉、曹操的手心裡寫下“曄亦可疑”四個字。
曄,指的是謀士劉曄。
曹操眯縫著眼睛,先說了一句:“《易》恐怕太難了。有無速成之法?”說完這句話,才在兩位謀士手中,寫下了“若要除之,何人可信”。
郭嘉笑道:“主公勿憂,學《易》是有法門的。”他卻在曹操手心裡寫了“惇褚遼晃”四個字。
而戲志才也同時寫下了“許都不可信”五個字。
曹操便問道:“有什麼好辦法嗎?”這次卻不用再寫了,一語雙關,兩位謀士都聽得清楚明白。
郭嘉從戲志才袖子裡,抽出了右手,命旁邊隨侍的侍衛,抓過來一把筷子,笑道:“易經之中,唯一記載的卜筮之法,叫做‘大衍筮法’。所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嗯,餘下者不便說出,都在主公袖中了。”
郭嘉口中述說,右手揮動,取出了五十根筷子,然後拿取一根放在面前,代表遁去之一;隨後又為曹操演示大衍筮法的其餘步驟。
而郭嘉的左手,卻是手指急速遊移,在曹操的右手心裡,寫下了一行行文字。
曹操看上去聚精會神地看郭嘉演示,實際上卻是在努力接收郭嘉透過手心傳來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