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楊嗣昌又依王立之言,身著喪服,自縛全身,長跪於英武殿外!
他的大孝,沒有感動朱由檢和朝中眾臣,卻感動了皇嫂張嫣、周皇后和袁貴妃!
“萬歲爺,古有哭竹生筍、嘗糞驗病、郭巨埋兒、臥冰求鯉、割肝救母等等孝行,我大明亦有楊嗣昌之替父頂罪;
此舉未能感動天地,卻也感人至深,必成後世孝舉之典範;
依臣妾看來,萬歲爺若是執意處死楊鶴,楊嗣昌很可能因此尋短;
後世之人論起此事,恐有損萬歲爺之英明啊!”
“萬歲爺,臣妾不敢妄議朝政大事,但“大孝之人必大賢”啊!
若今日處死楊鶴,必傷大賢之心,恐遭朝臣和後世之非議啊!”
“皇后和袁妃言之有理,楊鶴之罪並非十惡不赦啊!
若皇兄暫時饒過楊鶴死罪,再令楊嗣昌戴罪立功,他必會感激聖恩,全力以赴!
皇兄,還請三思啊!”
張嫣、周皇后和袁貴妃接連勸說,朱由檢卻心疼於十六萬兩銀子,始終未置可否。
幾人還欲相勸,殿內突然傳來編鐘緊密的敲擊聲。
這,正是《凱旋曲》之前奏。
敲擊聲並不大,但穿透力極強,猶如擊打在每個人的胸口;
這個前奏音符極簡,急促緊湊,猶如細雨的嘀嗒嘀嗒,與尋常的編鐘演奏大不相同;
幾息之後,細雨漸弱;
巨大的木槌擊在編鐘上,厚重的鳴音猶如炸雷,在殿內經久迴盪;
雷聲之後,鼓聲隆隆,伴以嗩吶模擬的號角聲,使得殿內眾人呼吸急促;
就算不懂音律的人,也如同置身於兩軍對壘的戰場;
號角結束,箜篌與橫笛齊鳴,簡單的高低音有節奏地往復迴圈,好似整齊劃一的大明軍士,正在緊張地列陣迎敵;
繼而,古箏與琵琶短暫而急促的掃弦,宛如密集的箭雨從天而降,又好似近戰步卒拔出腰刀,死戰不退;
緊接著,主旋律中的二胡抑揚頓挫,歌妓高亢的聲音宛轉悠揚,簡單的“啊啊”聲,如泣如訴;
女高音並未持續多久,隆隆的鼓聲與號角再起,輔以各種樂器急促的齊聲合鳴,殿內完全成了兩軍的戰場!
這首《凱旋曲》,是王立根據著名的燃曲《Victo
y》改編,節奏簡潔明快,悲壯又不乏激昂,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樂曲結束多時,殿內仍然一片寂靜!
偶能聽到急促的喘息聲,以及拳頭的咯咯聲!
“建奴奪我疆土,虜我百姓,罪無可恕!
刻日點齊人馬,朕要親征遼東!
不滅建奴,誓不還朝!”
怒吼聲中,殿內眾臣一片驚愕。
很快,朱由檢發現自己的窘態,輕咳幾聲略加掩飾,趕緊召來殿邊侍衛。
“皇上,廠公的《凱旋曲》確實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