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他也沒有想好該怎麼辦。
薛延陀總計有人口數百萬,哪裡能都殺光?
就算想殺,那得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做得到?
至少以當今大唐的國力是絕對做不到將薛延陀人全部殺光的。
見到蕭銳那樣子。
李承乾無奈的笑了。
“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區別不小。”
“而在這其中最大的差異,莫過於農耕文明會長久生活在同一個地方。”
“為了在這個地方能夠安穩生活。”
“農耕文明的百姓會在這裡建造房屋,供給自己和家人居住。”
“與此同時,為了防備野獸的侵襲與外敵的傷害。”
“農耕文明的百姓還會在房屋的外圍建造一層牆體。”
“相對於遊牧文明來說,生活在農耕社會的百姓,更加溫和。”
“只要不侵害到他們的利益,他們是不會主動欺負別人的。”
“但遊牧文明就不一樣了。”
“首先,是他們心裡對家的定義。”
“他們的心裡,並沒有家鄉這個概念。”
“他們的心裡只有家人,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
蕭銳開始的時候還想反駁兩句。
但慢慢地,他心裡面那些反駁的想法就消失不見,只是靜靜地聆聽著李承乾的述說。
“至於家鄉這個點,他們自身並不看重。”
“因為絕大多數遊牧民族的百姓都是從小生活在遊蕩的日子中。”
“他們會隨著長輩不斷的遷徙,哪裡的牧場豐滿,哪裡的土地肥沃,他們就去哪裡。”
“如果沒有糧食吃,沒有飯吃,他們腦海裡的第一個想法也不是去種植,購買,是搶。”
“他們信奉弱肉強食。”
“在沒有飯吃的時候,他們會第一時間去搶掠那些沒有他們強大的民族與部落。”
“而也是因為遊牧民族的這個習性。”
“直接導致他們與農耕文明之間的衝突接連不斷。”
“但也因為農耕文明的生活習性,導致他們一直被遊牧民族壓制。”
“從上古時期到今天的大唐,遊牧民族與農耕文明的戰爭,持續了好幾千年。”
“而在這幾千年中,農耕文明也一直都是被遊牧文明壓制的那個。”
“即便是偶有強大的農耕文明出現,也只是能做到,打敗遊牧文明,壓制遊牧文明。”
“可當農耕文明稍稍有了衰退的跡象,遊牧文明又會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