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家人,整這些幹嘛?”
李承乾胡亂揮手說道:“要是讓別人看見,還得以為我欺負小孩呢。”
說完話,李承乾便邁步上前,將蘇憲給扶了起來。
將他扶起來後,李承乾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他的年紀也不大,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
面貌清秀的他,眉宇間隱約有些蘇軒的影子。
一身的書卷氣基本也就佐證了他的追求。
妥妥書卷青年,妥妥的文人。
李承乾低頭看了眼手中的書籍,那正是一本春秋。
他將書籍遞給對方的同時,補充了句道:“這東西多看點也無妨,只是千萬別學迂腐了就好。”
“但最好的,還是出去多走走,多看看。”
“也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的掌控時務,看見世態。”
當今天下,文人遍地都是。
每年入京趕考,想要出人頭地的文人更是不在少數。
只是,每年錄取之人,少之又少。
其中原因無二,無非就是他們所學的東西,與當下的時務不符。
而說起來,這其實也是怪李承乾。
實在是這傢伙的改革速度太快,人們學習的速度根本趕不上改革的速度。
前腳剛想出來的時務策,後腳就不管用了。
可以說,李承乾的出現,足毀滅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一個國家想要變強,必須經歷這些。
而聽聞李承乾的話,蘇憲點了點頭說:“不瞞姐夫,這幾日我正準備收拾行裝,出去旅行讀書呢。”
李承乾挑了下眉頭,頗有興趣道:“你打算去哪?”
“我合計著是去一趟涼州。”
說話間,蘇憲看著李承乾的目光起了異色:“世人都說,涼州是現在最好的地方,也是最適合我們這些年輕人學習的地方。”
因為涼州最早接觸改革,所以也是大唐境內,改革最成功的地方。
也是因為這一點,當下的涼州已經成了無數讀書人的嚮往之地。
李承乾聽了之後也是十分滿意的點頭道:“如此也是好事兒,但總歸還是要先讀萬卷書,然後再去行萬里路。”
蘇憲搖頭說道:“家中的書籍,我早已翻閱了千萬遍。”
“可終究,找不到一點頭緒。”
”我前幾日也是聽了先生說,先生告訴我,我應該出去多走走,多看看才是。”
聞聽此言,李承乾不由有些驚訝。
蘇家的兒郎,這麼屌的嘛?
小小年紀,就已經做到了讀萬卷書這一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