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個正在衝鋒的盎撒軍卒面對此等境況,根本毫無準備。
只是在片刻間,便有百餘人中槍倒地。
而眾所周知的是,在衝鋒的時候只要倒下,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就算敵人不打死你,你後續而來的戰友也會用腳踩死你。
而也是在這個時候,本來看似銷聲匿跡的火炮,陡然再次發動。
並且這一次的巨響聲不知比上一次密集了多少。
只在頃刻之間,盎撒軍的陣地便像是遭遇了隕石雨一般,瞬間就被炮火覆蓋。
而陣地上的那些個炮兵也好,工兵也罷,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
一時間,整個陣地,哀嚎聲,痛呼聲,爆炸聲,近乎練成了一片。
而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而已。
之前不止一次的說過,李承乾打仗從始至終都是多多益善。
不開火則以,只要一開火,那就是接連不斷。
而面對當下的情況,就算是愛德華有心想派人上去搶救火炮,卻也根本就上不去。
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的炮火,將己方的火炮一門接著一門的摧毀。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愛德華方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上當了。
對方完全是仗著自己的火炮射程更遠,從而給他設下了圈套。
而愛德華想的確實也與李承乾的謀劃差不多。
李承乾為了完成他的計劃,特地從防線撤走了近三分之二的火炮。
在面對敵人的進攻時,只有區區數十門火炮開火。
而他這樣做的目的,無外乎就是故意做出彈藥不足的假象,從而引誘愛德華將更多的火炮推到戰場上。
可愛德華哪裡知道,他面對的敵人是誰?
旁的不說,只說一點。
這世上誰彈盡糧絕,他李承乾這個大唐太子也不會。
因為他只要站在這,整個大唐都是他的後盾。
他可以在頃刻之間,排程起整個國家的資源來應對這場戰爭。
既然不是缺炮彈了,有不是他知道節省了。
那麼這樣古怪的行徑,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傢伙有自己的謀劃。
而他的謀劃很簡單,那就是利用自己火炮射程更遠的優勢,摧毀敵人的炮火隊伍。
大唐一方的火炮射程足比他們多出去四百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