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說的倒也不錯。
他們之所以與百濟開戰,那完全是因為他們入侵了新羅。
但若算起來,不論是新羅也好,還是百濟也罷。
他們都是大唐的附屬國。
如今大唐已經將百濟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並且還打到了人家的國都。
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已經起到了震懾的作用。
適可而止的停止攻擊,也可以向天下展現大唐的風度。
不過對此,有人卻有不同的意見。
比如,李恪。
他幾乎當下便站出來道:“魏大人此言差矣。”
“我大唐是宗主國不假,百濟是我國附屬也不假。”
“當然,我們要展現大國風範,還是不假。”
“但您別忘了。”
“當初,父皇可是屢次三番的教育扶余家與新羅金家和睦相處的。”
“但扶余家是怎麼做的?”
“把父皇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不僅無視大唐的調停,貿然入侵新羅。”
“更是將我國使節擋在國門之外。”
“若是如此,我大唐還叫此等人還能存活於世間,我大唐的國威何在,父皇的皇威何在?”
說話間,李恪亦是看向李世民拱手道:“故而,兒臣建議,藉此機會平滅百濟,繼而震懾列國,讓他們知曉,誰主誰次……”
“蜀王殿下。”
“霸道之術固然可行。”
“可以當下半島的局勢而言。”
“讓百濟與新羅互相制衡,對於我大唐而言才是更好的選擇。”
“若滅百濟,很有可能招致新羅一家獨大。”
“屆時,半島局勢將更加難以把控。”
魏徵的分析倒也是有理有據。
而聽了這兩人的話,李世民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抉擇了。
思來想去後,他還是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他那蠢兒子的身上。
誰知道,此時這傢伙竟然一個勁的往後躲,一副不想說話的模樣。
見狀,李世民不由皺眉。
緊接著,他亦是直接開口道:“太子,你對此難道就沒有什麼看法麼?”
聽見這話,李承乾那也是嘆了口氣。
果然,他這流氓老子,有什麼事兒都不會落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