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魏徵望著李世民道:“當下,是否是該商議之時了呢?”
聽見這話,李世民就知道,這老傢伙主動提出這個問題,肯定沒什麼好事兒。
果然,不等李世民說話。
魏徵那邊就當先開了口;“如若是到了時候,那就請恕老臣就僭越一次。”
“三皇子固然已經立下功勳,為大唐打退了入侵的敵寇。”
“但,三皇子的罪責猶在,就算是陛下想要功過相抵。”
“恐怕,如今三皇子立下的這些功勳,根本不夠抵償他所犯下的罪。”
“畢竟,三皇子起事的時候,可是給大唐造成了不少的損失啊。”
“不僅蜀地城池損毀嚴重,百姓流離失所。”
“還給涼州軍、襄陽軍、江南軍、幷州軍、乃至蜀軍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這樣的罪責,又豈是簡簡單單的打一場衛國戰爭,就能抵消了的?”
魏徵再次朝著李世民躬身道:“所以老臣希望,陛下能三思而行。”
顯然,魏徵還是不打算放過李恪。
畢竟在他心中,李恪犯下的罪責實在是大,如若三言兩語的就給岔過去,那可真是太對不起那些個死在叛亂當中的將士們了。
而聽聞他這話,李世民的臉色自然是好看不到哪裡去。
“魏愛卿,如此說的話,是不是有些太錙銖必較了?”
李世民抬頭望向魏徵,繼而道:“三皇子與蜀軍畢竟是為國家立下功勞的,難道就讓朕一律不賞嗎?”
“若真依了你所說,那日後就不會會有人傳朕的賞罰不公嗎?”
“這樣一來,又會有誰願意為朕效力?又會有誰願意為國分憂?”
聽聞他這番話,魏徵卻依舊是不卑不亢。
“三皇子是三皇子,蜀軍是蜀軍,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蜀軍立功自然是要賞得,而如何獎賞蜀軍的事兒,老臣也不會過問。”
“只是,這三皇子卻萬萬不能賞,否則必將引起軒然大波。”
“平叛戰爭中那些士卒與戰將都是因何而死,陛下心裡想必也清楚的很,老臣也不願多說。”
魏徵朝著李世民拱手道:“老臣還希望,殿下切莫因為私情,而忘了大義。”
說真的,魏徵著實是一個比李承乾還牛的作死小能手。
他幾乎每每都能戳中李世民的怒氣點。
如若給他掛上系統,怕是沒幾日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了,這也就是魏徵。
換了旁人,怕是李世民早就給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