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下道:“可汗放心,我早就有了計劃了。”
說著,段瓚便走到了地圖之前。
他道:“如今,拔灼是親率三部前來討伐。”
“這三部,無外乎,薛羅、同羅、覆羅。”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在地圖上比劃著敵軍的方位。
“不得不說,可汗這位王兄在行軍打仗方面的確是有能耐的。”
“尤其是在排兵佈陣上,就可見一斑了。”
“在三部推進時,同羅在前,薛羅緊隨其後,覆羅則在最後面,形成了一個三角之勢。”
“不論那方收到襲擊,另外兩方都能用最快的速度支援過去。”
聽聞這話,一旁的曳莽揉了揉下巴。
他道:“你依將軍的意思,是想先攻誰?”
段瓚道:“覆羅乃是拔灼本部,探報說是有五萬人馬。”
“不過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他們,因為他們距離我們太遠了,在最後面呢。”
說完覆羅,段瓚緊接著說道:“而左右兩路則分別為同羅部五萬人,薛羅部三萬人。”
“本來,我是打算先從薛羅部入手,畢竟他們的人數較少。”
“但後續我想想,此時應該轉變一下思路。”
段瓚拍了拍地圖,道:“薛羅部雖然人少,但軍陣佈置卻距離我們較遠,反而距離拔灼本部較近。”
“如若我軍出擊,恐怕不等吃掉對方,就得被拔灼的三路兵馬給包圍嘍。”
“而同羅部則不然,他們固然人多,但卻距離我們極近。”
“同時,應該是這幫傢伙立功心切,想要儘快的結束戰鬥。”
“所以,他們的推進速度非常快。”
段瓚道:“所以,我建議先行進攻拔灼方面的左路先鋒,同羅部……”
說完,他也不等曳莽說話,便繼續指著地圖道:“這裡,叫呼很山,我在前些時日已經勘察過了。”
“如若同羅部想要進攻僕骨部王帳,就必須經過呼很山中間那段狹長的山谷。”
“兵法有云,自古以來,山谷就是打伏擊的好地方。”
段瓚看向曳莽道:“所以我建議,在此埋伏重兵,由可汗親自率領。”
“這倒是沒問題。”
曳莽遲疑了一下,隨即道:“可若是他們不走這條道,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