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承乾賞識自己,讓自己做個軍官,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當然了,這也是他們想多了。
李承乾若是那種隨隨便便就收攏人才的人,恐怕他就沒有今時今日的地位了。
畢竟,李世民那可是個猜忌心很重的君主。
尤其是在玄武門之變之後,這傢伙提防自己兒子提防的非常厲害。
就算後來與李淵解開了心結,但也依舊能看出來這傢伙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
其實不論李承乾身邊,還是李泰的身邊,那都是有李世民的眼線的。
如若兩人有什麼不軌舉動,李世民那邊立刻就能知道。
而李世民之所以這樣信任李承乾,甚至還要將權利強塞給他的原因也就在此了。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看著當下的這些人才,李承乾也是非常的開心。
他也是這麼久以來,第一次感覺到,未來的路出現了光明。
俗話說得好,文臣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上限。
但那卻也需要有武將這個下限的支撐才可以。
畢竟,就算你的計謀出的再好,你的目光放的再長遠。
終究還是需要武將作為基礎去打天下去守天下的。
望著那些寒門家考生,又望了眼身邊的長孫衝。
李承乾輕笑一聲道:“說真的衝哥,你們要不要隨著老高一起去參加武科熱鬧熱鬧?”
“不去。”
長孫衝搖了搖頭,道:“我是文臣又不是武將,無需透過武科證明什麼。”
文臣?
聽見這話,李承乾不由搖頭笑了。
要知道,長孫衝的武藝也是不俗。
早年跟在李承乾身邊那也是南征北戰,衝鋒陷陣的主。
可如今,竟然稱呼自己為文臣,這真不知道這傢伙是認真的,還是在與自己開玩笑。
當然了,像長孫衝這樣的在大唐也不是少數。
例如長孫無忌,例如房玄齡,那都是弓馬嫻熟的主。
所謂文能提筆做文章,武能馬上定乾坤,說的就是他們這種人。
當然,在公開場合,他們永遠都稱呼自己為文人,或者文臣。
雖然……
看起來有點凡爾賽的意思。
而就在李承乾沉默的時候,長孫衝的神色卻起了些許變化。
“況且……”
“比起武科而言,我還是想參加一次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