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在正常的歷史時間線上,武則天就因為推廣武舉的事兒,遭受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口誅筆伐。
說什麼不尊禮法,說什麼選出來的都是一幫庸庸碌碌之人。
甚至還有人將武舉跟大唐中後期的武將平庸聯絡在了一起。
當然了,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兒。
畢竟學習和適應新事物是需要時間的。
如當初,李承乾前世所面對的網際網路時代不就是如此麼?
在那思想開發程度遠遠超出現在的時代都是如此,就更別提在當下這樣一個封建時代了。
於是乎,接下來的一日當中,李承乾也都沒想別的,專門將武舉的幾項優劣勢都給想通。
待到上朝當日。
李世民當庭宣佈了擴充了南疆版圖的訊息。
說真的,李承乾的心底裡還是希望將南疆收歸國有的。
畢竟史書上要記錄一個君主的能力強弱,是要看擴張了多少領土,讓百姓人口提升了多少的。
而李世民在位期間擴充版圖的事兒已經不必多說。
北漠、吐谷渾、高句麗、東北諸地,已經足以讓他封神了。
當然,這些土地絕大多數都是李承乾幫他打回來的。
但這已經無需贅述。
待到李世民說完了之後,朝臣們也是說什麼的都有。
但基本上的內容都是與那日,幾人在甘露殿議論的無異。
就是關於到底要不要南疆的土地的問題。
但當李承乾將屯田制與留地不留人的事兒說完了之後,反對的聲音明顯就小了不少。
並且,並且在朝廷上‘上班的公務員’有幾個是沒有眼色的?
他們都能看出來李世民的態度。
所以此刻,他們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畢竟,李世民話裡話外都已經同意了,他們還有什麼可說的?
而接下來,李世民便一邊給李承乾使著眼色,一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收到李世民的訊號後,李承乾也立刻站了出來。
他道:“兒臣有事要奏。”
“哦?”
李世民故作驚訝道:“我的太子,你有何事要奏啊?”
說真的,看見他那模樣,李承乾是真的想轉身就走。
至於辦事兒的問題,那就讓這老頭子自己去弄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