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軍的炮火之猛,幾乎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只看那火炮一輪接著一輪,絲毫都沒有要停歇下來的意思。
而在這樣的炮火之下,劍門關就如風浪中的一葉孤舟,彷彿隨時都會被風浪傾倒。
蜀軍計程車卒更是在這樣的炮火下,苦苦掙扎。
當然,在這樣的戰爭中,作為他們對手的涼州軍,自然也不能倖免。
早前就說過,蜀軍是大唐國境之內,唯一一個在實戰中應用過火器的軍隊。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們使用火器的次數,比涼州軍還多。
只不過,他們打的都是小規模戰爭,沒有涼州軍那般動則屠城滅國的氣勢。
但就算如此,也依舊夠涼州軍喝一壺的了。
只見那劍門關的城牆之上,不斷閃爍出奪命的火蛇。
炮彈在天空中飛射出去五百餘步後,徑直落入涼州軍的軍陣之內。
若是反應快的,還能在炮彈落下之前,趕緊尋找掩體躲避。
但那些反應慢的,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炮彈落下來所產生的衝擊波,足以將人體炸碎。
而被衝擊波掀起來的碎石也足以擊穿人的身體。
一時間,兩方的傷亡數字都在飛速遞增。
當然,由於涼州軍的率先開火的哪一方,也在戰爭中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比如,蜀軍有一處炮兵陣地,還未來得及向涼州軍開火,便被涼州軍摧毀。
而在這樣的戰爭中,多十幾門炮不說能改變整個戰局,最起碼也能降低敵人對己方的殺傷。
如果是對待其他的軍隊。
涼州軍勢必是要一把梭哈,直接把對方打的親孃都認不出來。
但可惜,他們遇上的是蜀軍。
蜀軍不止是與涼州軍一樣精通火器。
他們更有劍門關這樣的天下第一關作為依仗。
因此,即便是涼州軍佔據了一定炮火優勢,但蜀軍的強力反擊下,依舊無法將優勢擴大。
最終,馮光耀也不強求了,乾脆下令撤軍。
這一下,蜀軍一方也是長鬆了口氣。
而到了戰後盤點。
這一戰之下,蜀軍共計損失火炮十三門,兵馬人員損失也過了千。
而如此看上去的話,涼州軍似是損失更大一些。
涼州軍一方在這一戰中,共計損失火炮十門,但傷亡人員卻超過一千五。
不過麼,這對於涼州軍來說並不算什麼。
其一,他們有充足的補給,火炮什麼的說送來就送來了。
甚至,若他們願意跟蜀軍打這樣的炮戰,他們可以打上幾天幾夜都不會停歇。
其二,這一點看似比較無情鐵血,但卻也是戰爭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