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樣一來不就會大範圍增加國庫的支出嗎?”
“就按照現在神武軍的標準而言,神武軍最基層軍卒,每年要領糧一石,布三匹,銅板三貫。”
長孫無忌緩緩開口道:“若是按照這個數字來定軍餉的話,那你可有想過,我國的國庫能撐幾年?”
這也是絕大多數人心中的疑慮。
畢竟這事兒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出來就行的。
後續可還要按照這個政策去執行呢。
“舅舅。”
“現在的大唐,可不是十年前的大唐了。”
“十年前,我大唐窮的叮噹響,我一個月的零花錢,不過就幾百枚銅板。”
“而諸位的官袍,一年怕是都穿不了一件新的吧?”
“可現在的大唐呢?”
李承乾看著李世民道:“不說別的,我身上的官袍,一年最起碼要新作三五套。”
“這倒也是。”
長孫無忌輕笑道:“大唐的確是一年比一年好了,而我大唐國庫的稅收,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可不……”
“而十年前,我大唐的國庫稅收,便能供養大唐中央軍十萬。”
“如今,我說大唐的稅收能供養中央軍五十萬,有人會說什麼嗎?”
李承乾環伺眾人。
滿場大臣,沒人說話,都在等著李承乾接下來會怎麼說。
“所以,兒臣建議。”
“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
“用職業士兵取替民兵,但動作不可太快。”
“五年之內讓民兵成為輔佐,讓職業兵成為主流,這是可行的。”
李承乾面朝李世民道:“若是父皇還不信,那兒臣願意用隴右道,作為募兵制先驅,為全國做一個榜樣出來。”
聽聞這話,李世民點了點頭。
他道:“不是朕不信你,實屬這事兒是關乎於國家命運的大事,朕不能憑藉你的三言兩語,就做出決斷。”
“所以,朕覺得,還是先用隴右道,作為先驅者去嘗試募兵制是否可行。”
李世民這也是穩妥起見。
畢竟,他也不是很看好募兵制的。
而李承乾倒也沒多說什麼。
他雖然有時候喜歡玩嘴皮子,但他更擅長的還是實際去做事。
畢竟只有這樣,他證明自己是對的,而且還能讓其他人無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