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都等不及了呢。”
高士廉謹遵李世民的叮囑沒有去教李承乾四書五經,而是和他探討起一些朝堂上的政務案例。
這對於李承乾來說,倒也不算折磨。
畢竟面對面的聽故事,總比後世看野史有意思多了。
所以在課堂上,除了偶爾的偷懶之外,倒也沒有搗亂。
這也讓高士廉得意非常。
李綱不是說大皇子,頑劣不堪,不可教麼?
現如今在自己面前還不是乖寶寶一樣?
房玄齡不是說自己才疏學淺不配做大皇子老師?
現如今自己不還是被大皇子欽點過來執教?
說到底,並非路不平,而是人不行。
一天課程後,高士廉志得意滿的離開。
送高士廉離開後,李承乾長舒一口氣,嘴角掛笑。
距離自己獲得自由,又近了一天。
……
李承乾眼見距離自己自由的日子越來越近,故而心情不錯。
但他老子李世民最近可是煩心事兒不斷。
州縣過多的事情隨著李承乾的十道論後才剛剛得到解決,朝堂上就又吵翻天了。
當初,突厥不設各種制度,每家每戶自由自在,倒也安穩。
可在趙德言投奔頡利可汗得到重用後,便開始對突厥舊俗大加變更。
自古以來,漢人與遊牧民族的處事風格就不一樣。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趙德言頒佈的政令苛刻繁瑣,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說是強人所難。
故而突厥百姓開始有怨言。
而去年冬季天降大雪,草原上牲畜死亡極多,突厥百姓也遭受凍餓之苦。
可頡利彷彿沒看見民間景象一樣,依舊年年發動戰爭,並且變本加厲的盤剝百姓。
因此突厥國內怨聲載道,各部紛紛叛離突厥,頡利兵勢漸漸削弱。
正因為看見了這一點,朝堂內便有人請求趁勢出擊突厥。
其中宰相蕭瑀便是呼籲北擊突厥叫的最歡的那個。
當然了,有主戰派,就有主和派。
長孫無忌便是主和派的首腦。
他很清楚,現今大唐正是多事之秋,國內剛剛經過十道變革,不宜開戰。
主戰派主和派在朝堂上吵得激烈,把李世民吵得頭大,只得找藉口散朝。
若問李世民想不想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