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得到韓博超肯定的答覆,臉上的笑容更盛。
張老端起身前的茶,說道:“小超,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要是現在的年輕人都像你這般心懷國家,華夏復興,便不用這麼坎坷了。”
韓博超聞言笑了笑,這種事情也是強求不得。
有一說一,如果不是自己的錢來得這麼容易,而且做公益還能拿寶箱,韓博超還真不見得捨得那這麼多錢出來做慈善。
張老放下茶杯,突然嘆了口氣,說道:“其實對於十二銅首的詬病還是不少的,當年八國聯軍入侵華夏將他們搶走,如今讓咱們花錢再買回來,心裡上始終是不舒服。”
韓博超也點了點頭,他雖然不差這點錢,但花錢圖什麼,圖心裡舒服,本來就是我們華夏的東西,憑什麼,你們搶走了,如今反而拍賣給我們,而且還賊他孃的貴,真是沒道理。
但如果不用錢買,怎麼把國寶帶回國?
國外的資本家可不會那麼好心,所謂華夏的友誼對他們來說,遠不如金錢來得實在。
其實國寶流失不止是華夏的難題,在全世界也都是難題。
尤其是過去被入侵過的國家,國寶流失非常厲害,例如印度、泰國等國。
這點實在無解。
畢竟當年確實是人家搶回去的,但時過境遷,這些東西早已成為了別人的合法財物。
歸根到底,都他媽怪清朝無能。
十二銅首為何珍貴,是因為它們誕生於乾隆盛世,當時清王朝國力強盛,各種工藝水平處在歷史的巔峰,這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上表現得尤為充分。
首先,它所用的銅,系專門為宮廷所煉製的合金銅,內含諸多貴重金屬,與帝都故宮、頤和園陳列的銅鶴等所用銅相同,顏色深沉,內蘊精光,歷經風雨而不鏽蝕,堪稱一絕。
其次,它是由專門為皇帝服務的宮廷造辦處工匠們精心製作的,鑄工精整,表面還以精細的鏨工刻劃,像上動物絨毛等細微之處皆一鑿一鑿鍛打而成,清晰逼真,鼻、眼、耳等重點部位及鼻上和頸部皺褶皆表現十分細膩,不見一絲馬虎,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
而且有意思的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由華夏宮廷匠師製造,而設計者是郎世寧等來自歐洲的藝術家;因此銅像既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審美趣味,也融合了西方造型藝術的特點。
更為重要的是,它們是我們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同時也象徵了我們華夏當年的強盛。
另外,十二生肖本就充滿了華夏的文化色彩,在文物中這十二件組成一套也是少有的,無論它是不是圓明園前的噴水龍頭,都有著象徵意義,以及被追捧的價值所在。
關於十二銅首還有一個民間流傳的故事,說是到了晚清,改造圓明園的同時,慈溪太后曾下密旨,請來當時陰陽風水天下第一人楊嘽真人重新佈設了這十二隻銅首。
楊真人布出陰陽五行、太極八卦之陣,埋下六對童男童女,使得這十二銅首陣最終與國運龍脈相通,上應天干,下合地支。
除了維繫國運的太極之陣外,十二首中還蘊藏著一個巨型寶藏的秘密。
慈禧太后作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心機深重,或許是對國運前途已有感應,秘密埋藏了一批巨寶,價值超過大清國半數基業。她諭旨當時機關金石巧匠謝烈乾在十二銅首內藏下十二段銘文。內容即指出秘寶之所在,可讓清國後世子孫作為復國之資。
慈溪太后在完工後將工人全部殺光,楊與謝亦被迫飲毒而亡,自此十二首藏有寶藏之事天下就無人知曉。
正是因為這些傳聞,使得流失的十二銅首備受關注。
韓博超在張老的小院坐了兩個多小時,聊了很多關於十二銅首的趣聞。
對於銅首迴歸,張老是很上心的,對於老一輩收藏家來說,銅首在他們心目中是很有地位的。
不過,對韓博超來說,銅首不銅首的,只要能花錢就好。
系統升級所需的100億經驗值,那麼久了,如今連一半都沒到。
這次去倫敦買銅首,便是系統升級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