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婺逼宮後,蕭豫限制星望塵的行動,星望塵便暫時關閉了昭堇臺。故而當謝無猗造訪時,昭堇臺內並無百姓官員祭拜。
作為昭堇臺的正殿,斜月堂比皇宮還要華麗幾分。殿中是一張三丈有餘的朱漆方臺,其上端坐著數丈高的巫堇像,後面映襯著琉璃雕刻的天地四時屏圍。風起幡動,粼粼波光在堂中盪漾,愈發顯得巫堇高大威嚴。
這是大俞最崇高的神靈,彷彿一邁進此地,人的心也跟著靜下來了。
站在斜月堂門口,謝無猗仰起頭,終於見到了殿內完整的圖景。四根天柱如盤龍入雲,在高聳的金碧穹頂,五隻綵鳳朝著同一個方向右旋徜徉,絢麗蓬鬆的尾羽自祥雲中鋪陳開來,目光交匯在西南一處。
——和鳳髓上的花紋一模一樣。
昭堇臺是玄柔先生建造的,鳳髓是他留下的,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訊息呢。
一傘一頂,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雙懸”。
謝無猗不由得在心底感慨,答案分明就在眼前,可惜她太遲鈍,竟然和普通人一樣忽略了頭頂,這麼久都沒有察覺。
“司巫是早就發現了五鳳圖,才會暗示我鳳髓很重要吧?”
清泠的聲音在大殿裡迴盪,星望塵提裙邁了進去,“不只是花紋,你看看斜月堂的陳設,再想想第二句詩。”
雙懸溟水影,四極蔽天門。
謝無猗剛要跟上,腳下的動作忽然停住。她垂眼看了看懸在門檻上方的裙襬,又回頭掃過天上的太陽,心中一動。
斜月堂的地基是斜的?
遊歷江湖多年,謝無猗對方向極其敏感,她透過門檻左右厚度不一和日頭的位置發覺斜月堂的朝向並非正南正北,而是稍稍傾斜了一個小角度,只不過大殿廣闊,殿內陳設繁複,一般人分辨不出這點細微的差別。
而殿中四根高大的天柱才對應東西南北的方位。
看來指引她走下去的“天門”就隱藏在這些天柱之中。
重重思緒在腦中轉過不到一息,謝無猗表情沒有半點波瀾,很快追上了星望塵的腳步。這個人有點不對勁,她既然早就破譯了玄柔先生的詩,何不搶了傘自行破陣,非要帶上她呢?
與美女蛇同行,稍不留神就會被吞掉。
想到這裡,謝無猗左手一抖,悄無聲息地將一根銀針隱在袖口。
“四根天柱並無花紋,如果線索是那裡呢?”謝無猗抬手一指,“五隻鳳凰都看向同一點,正是……”她頓了頓,沒有說出方向偏離的障眼法,“南方的那根天柱。”
星望塵皺起眉頭,二人走過去一看,柱子底座處的確有咬合的痕跡。謝無猗剛要蹲下細查,就被星望塵攔住。
“這裡我看過,每根柱子下都有相同的入口。”星望塵的手搭在謝無猗小臂上,目中隱有擔憂,“以我對先生的瞭解,一旦走錯入口怕是有危險。”
星望塵說得不錯,回想起江南莊和二狼山的機關,天柱下估計會埋有尖刀炸藥,以阻止入侵者窺探。其實謝無猗也覺得哪裡不太對,若入口真在南方天柱下,那“溟水”怎麼解?
溟海在北,北方玄武五行主水,為什麼天柱的線索會落在南方呢?
這裡面必定有她忽略的東西。
謝無猗一邊思考,一邊無意識地把玩著手中的鳳髓。忽然,她撐開傘對著光定睛一看,頓時福至心靈。
玄柔先生真乃神人也!
之前謝無猗光注意了傘面的花紋,卻不曾想撐起傘後從下方望去,五鳳飛翔的方向便由右旋變成了左旋,同時目光交匯的那一點也隨之顛倒。
相應地,若把斜月堂的穹頂整體翻轉,鳳目所眺正好就是北方。
——這才是“溟水影”的含義。
札記上的詩是玄柔先生留給破陣人的密語,昭堇臺和鳳髓又是個中關鍵,自然看到的人越少越好。所以從傘底部觀察的紋樣才是正確的解讀,俯瞰昭堇臺也可得出相同的結論。
正是一處破局人可看,一處無人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