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早就想問羅曦,為何突然輾轉去了香港遊玩一趟,這似乎有點不合邏輯。
“我相信你有足夠的理由。”
“咯咯咯咯……要是我告訴你,我就是想去香港逛一逛,體驗一下資本主義社會,你是不是很失望?”
“呃,這個理由很充分,但我猜,這不是你心裡真實的想法。”
羅曦撇撇嘴,盈盈一笑,“那好吧,你想知道答案,明天一早,到茶館,一切明瞭。”
陳龍似乎早有所預料,羅曦輾轉游玩香江,自有另外的理由,雖然她還沒有明說,但這句話已經足夠說明一切。
他也不急於馬上知道答案,點了點頭。
從香港乘坐港鐵,回到深市,不過二十來分鐘,當走出海關,踏上深市的熱土,雖然遙相對望,一海之隔,但卻是阻隔著一國兩制的分界線。
相當於從資本主義制度下回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呼吸著深市的空氣,陳龍又是新的一種舒暢。
那一刻,有一種歸家的感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
當在一個地方熟絡之後,換了一個場景,總是顯得有些陌生。而一旦回到那個熟絡的地方,總有一種歸屬感。隱約之間,深市才屬於他!
即使他心裡非常清楚,縱然在深市紮根多年,甚至是十年八年,這個地方始終並不見得屬於他,但這一刻,在他心裡面,深市是最親切的。
“嘟嘟嘟……嘟嘟嘟……”
與羅曦分開之後,他也就獨自回往深市火車東站,自己的出租屋。
在出了地鐵,走向出租屋的路上,他撥通了遠在故鄉的父親電話,聽著電話一端嘟嘟的聲音,好像是對家裡嚴父慈母的思念一般。
這麼些年來,他一直漂泊在外,很少陪伴在二老膝下。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句話是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敬父母,遠遊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去奮鬥。
自己孤身來到深市打拼,雖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但也當是有著明確的目標在奮鬥,想必也不違背孔子所說的孝悌真諦吧!
早些時日,陳龍總會在每個週末,給家裡捎去一個電話,對父母噓寒問暖,漸漸地,隨著父母不停地嘮叨,每一通電話,不管多麼遙遠的話題,都能被父母強行拉回“終身大事”的話題。
這個扎心的話題,讓陳龍每次給父母通電話都很猶豫,但畢竟自己身為長子,妹妹陳鳳也是在外求學,父母膝下,就是他兄妹二人,若是他不盡孝,又哪來誰盡孝父母呢。
所以,即便每次通電話,都被父母嘮叨著婚姻大事,可他又不能因為這樣,而不給父母通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