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月這本來也是大家閨秀,與陳龍有過那一夜之歡,但也還沒成為人母,被精衛這撒嬌的樣,倒也激起了她的母性。
或許,姑娘家對於母性的慈愛,都是與生俱來的,她撫摸著精衛的小腦袋瓜,“是是,精衛還是個乖寶寶。”
“嘻嘻,謝謝孃親!”精衛靠在巽月的肩頭,黏糊完巽月之後,又黏糊陳龍,“爹,今天您要教孩子們什麼呀?”
“三字經!”陳龍簡潔地回答。
“三字經?”精衛搔了搔後腦勺,“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呢?”
你要聽說過了,那就奇怪了!遠古時代,怎麼會有《三字經》呢?
《三字經》是華夏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
《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學習《三字經》可以瞭解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
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陳龍走到這一群齊整整坐著的孩子們面前,微微一笑,和藹地說道:“孩子們,從今天開始,我教你們讀書識字,你們喜歡嗎?”
“喜歡!”稚嫩的聲音,異口同聲大聲回答。
看來,遠古時代,就連這些光著屁股丫的孩子都比較原始,也比較乖巧,沒有特別淘的熊孩子。
這一課,恐怕是我陳龍最為舒心、最為賞心悅目的一課。
“今天,我教你們《三字經》,你們要認真地學,知道嗎?”
“知道!”依舊是齊刷刷地回應,天吶,這群小寶貝實在太可愛了。
陳龍看著這些孩子,一個個純真無邪,一張張稚嫩的小面孔,乖巧得讓人欣喜。
“很好,寶貝真乖,跟著老師,大聲誦讀。”陳龍開始擺正姿態,清了清嗓子,朗聲誦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部落的孩子們,也是跟著朗聲讀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
神炎居,一派孩子朗朗上口地誦讀著《三字經》,精衛也跟著一遍遍地朗讀,學得比孩子們都認真。
整個神炎居飄揚起了讀書聲,給這一片靜謐祥和的田園之地,平添了幾分亮麗風景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巽月也參與其中,用心地將這一字一句牢記於心。她心中多了一些思緒,將來自己有了孩子,也要把這《三字經》教孩子,所以,她一點也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