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陳龍內心裡一聲長嘆,頗有荊軻刺秦王的悲慼,原來李萱玲也不過如此。
關鍵時刻,誰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幸好,此番鬥茶,他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幾天,他翻閱了無數關於鬥茶的書籍。
要論鬥茶,追溯到宋代,幾乎可以說,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
更是有一些文人雅士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而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都是關於鬥茶的書籍。
從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陳龍心裡盤算著,以田書鵬的對茶道的修為,不外乎是鬥茶品,什麼鬥茶令、茶百戲,估計他也是一竅不通。
所以,主要在於鬥茶品上下功夫,但這些年自己對茶道的掌握,論泡茶的功夫,田書鵬這樣的紈絝子弟,喝茶也不過是附庸風雅,不會很認真地去研究、去琢磨如何泡好一壺茶。
只要今天鬥茶品能夠公平公正,要贏田書鵬,根本不在話下。
只可惜,面對這四位評委,陳龍心裡有些忐忑,要是他知道這四位評委是何許人也,或許,他要氣的吐血。
尤其是知曉田榮華是田書鵬的爸爸,這樣一種關係,擔任評委,這不是已經明顯宣佈,這是一場絕對不公平的鬥茶。
這是一場還沒有開始,就已經分出勝負的鬥茶。
陳龍抱有一絲幻想,哪怕這四位評委當中,有一兩位不是田書鵬的人,他就有機會以自己高超的泡茶技藝,略勝一籌。
實際上,正如羅曦所反對他來參加鬥茶一樣,鳳茶樓根本不是他陳龍招惹得起的。
林旭,身為市茶協會會長,早已經被一盒頂級的雪茄給收買了。
賈正義,省茶協會副會長,人如其名,“假正義”,從他與田榮華一道走進鬥茶室那種“老夫老妻”的架勢,也已經說明一切。
剩下這位孫中燦,市茶商代表,一張阿諛奉承的臉,恨不得跪舔田榮華,這還用說什麼。
四位評委,擺明全是田書鵬的人,陳龍就算泡出瓊漿玉液,那也是必敗無疑。
看著田書鵬坐在一旁,一副趾高氣揚,冷眼旁觀著陳龍,囂張跋扈的樣,陳龍感到一種莫名的噁心,比吃了蒼蠅還噁心。
九點五十五分,整間鬥茶室已經坐得滿滿的一屋子人,好像準備召開一件重要的會議一樣。
臺下也在議論紛紛。
“今天和田少鬥茶的年輕人是誰啊?怎麼以前從來沒見過呢!”
“不知道,據說,這個叫‘陳龍’的年輕人得罪了田少,才約定了今天的鬥茶……”
“已經好久沒觀看鬥茶了,田少鬥得過陳龍嗎?”
“這還用鬥麼?明顯是叫陳龍的年輕人來,用田氏集團的強大來碾壓一切不服,擺明就是大象捏螞蟻……”
“怎麼沒看到李萱玲來呢?這不都在傳言說,今天要是田少贏了鬥茶,她就答應做田少的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