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沒多大啦,填海完成之後,咱們瀛洲島也就22平方公里而已!”
劉雙林在一旁笑道:“陸總太低調了,等填海完成後咱們瀛洲島可是和諾魯國差不多大了,陸總要是願意,都可以成立一個獨立的國家了!”
陸遠哈哈一笑道:“劉總說笑了,咱們這瀛洲島都還沒有幾個人呢,談這些實在是太早了!”
劉雙林心中一動,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
參觀完園林之後,陸遠就帶著一家人準備返回別墅區。
原本陸遠是計劃坐車的,不過全家人都表示反對,這個島又不大,走回去也要不了多少時間。所以一行人選擇了步行回家。
陸遠接下來半年一直呆在島上陪伴著家人。
這半年時間,瀛洲島可以說一天一個樣。
經過半年時間的發展,島上已經成立了多家公司。
包括瀛洲島水產公司、瀛洲島旅遊公司、瀛洲島文化產業發展公司......
島上的建築除了機場和填海工程之外,其它的都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了。
上個月島上已經迎來了第一批遊客。
......
靜極思動之下,陸遠再次離開了瀛洲島。
現在家人的安全已經全部解決,瀛洲島也已經步上了正軌,他也應該繼續自己的計劃了。
離開瀛洲島之後,陸遠先是到了南新國,然後在輾轉到了南米的里約。
在感受了一番里約的足球文化和熱情與奔放後,他到達了位於亞馬遜河出海口的馬卡帕城。
馬卡帕是該阿馬帕州的首府。它位於亞馬遜河的北部通道,靠近大西洋的河口。這座城市位於阿馬帕州東南部的亞馬遜小高原上。
從省外出發的唯一公路來自法屬蓋亞那,有定期渡輪前往貝倫。陸遠就是從貝倫乘坐渡輪來到馬卡帕的。
因為赤道剛好穿過城市中部,所以當地的居民將馬卡帕稱為“世界中部的首都”。
它的現代城鎮始於1738年駐紮在那裡的葡萄牙軍事支隊的基地。
1758年2月4日,塞巴斯蒂昂·維加·卡布拉爾軍事總督的私生子塞巴斯蒂昂·維加·卡布拉爾成立了SãoJosédeMacapá鎮。
SãoJosédeMacapá的堡壘於1764年首次佈局,但由於印度工人的疾病以及黑人奴隸的無數逃脫,他們用了18年才完成。馬卡帕在1854年才最終升格為城市。
馬卡帕市的主要景點是聖約瑟夫堡壘,聖約瑟夫堡壘是一座沃邦風格的星堡,建於1764年至1782年之間。
除此之外還有Marco Zero紀念碑,它為了紀念赤道在城市中的位置,並展示太陽的透過。
陸遠來到這座充滿異域風情的小城自然不會落下這兩處景點,在此地遊玩了幾天之後,他準備好生活必需品,跟當地的居民租了一條漁船,獨自沿著亞馬遜河往上游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