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中,夏軍取得了城內勝利之後,繼續以一種包圍的態勢,把皇宮包圍起來。
屍橫遍野,一地的“商”字旗不再迎風招展。
人們連夜將繡好的“周”字旗燒的燒,毀的毀,或是觀望著藏起來。
那年中秋之夜飛在天空之中的“周”字,還讓人記憶猶新的。
但接下去的形勢變化,卻又和眾人眼裡猜測的不太一樣。
沒有繼續的廝殺,甚至於就像夏軍進城的過程一樣,安安靜靜的。
王元昭人雖然不在京城,但和京城之間的書信並沒有中斷。
王大狗收到他的書信,也就知道了陰韌確實已經帶著天隆帝金蟬脫殼,不在京中了。
罪魁不在,同樣是中原血脈的人,也就沒有相互非得廝殺到底的必要性了。
王普轉變策略,不再強攻,轉而是採取了遊說的態度,派出能言善道的,在皇城之下喊話。
和平得不行。
京城之中也不曾派人嚴加管束,所有人又可以重新上街進行生產活動了。
眾人不由猜測,陰韌是否會接受勸降!
事實卻是,別說那些被拘禁的大臣們,就是奉了陰韌命令留下看守的一部分將士也很多日沒有見過陰韌出現了。
六月初二,皇宮之中由幾個老大臣聯手控制了禁城兵力,直接下令,開啟了宮門,夏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皇宮給接管了下來。
人們也才知道,別看前些天城裡動靜那麼大,結果陰韌早就已經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這對王普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機會。
一個給皇孫殿下揚名的機會。
他連日已經帶人去了吏部、國庫等幾個要緊地方,梳理了幾項新策,為的全是給皇孫造勢。
到了初三,京裡這些風向也順著運河迅速吹到了滄州境內去,叫已經甦醒過來的林茜檀知道。
林茜檀很久沒有見到姨母,正是小別重逢的喜悅時候,這些好訊息對她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錦上添花。
楚喬正坐在床前幫忙把湯藥弄涼,一邊看侄女去處理從京城送來的書信。侄女說,東都接下去不會安穩,讓她去京城住上一段。
“傻丫頭,姨母的家人還在東都,嫁人嫁人,嫁了人,夫家才是家了。”
林茜檀不以為然。
楚喬自己轉移話題:“信上這是又說了什麼?”
林茜檀有時喜有時憂的樣子,看在楚喬的眼裡就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林茜檀道:“京裡大事定了。”
“你怎麼和你孃親一樣,這臉上的動靜真是沒有什麼消停的。”
林茜檀便覺得有些羞赧。
也許是因為小時候的情懷作祟,面對姨母,林茜檀仍然覺得有那麼點無所適從。
林茜檀喜悅,自然是因為諸事順利,皺眉為的,則是王普在京裡做的那些事。
那些一道道的政令乍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問題,但卻並不是為了王元昭的利益去考慮的。
王元昭他們兄弟之間是有默契的,由王大狗這個兄長出面,扮演“蕭胤”這個旗幟,然後移花接木,到事成之時,將名號轉移到王元昭的頭上。
據數名前朝宮人所說,王大狗和昔日末帝,頗有幾分相像。
可眼下,天隆帝時期編修的官修《夏史》也被王普拿了出來,令人著重修改其中關於夏朝皇族的那一部分記載。
這些事,二狗子知道不知道呢。
正和姨母敘舊,樓下踩著樓梯上來一個小二,說是有個姓楚的男人找了過來,林茜檀和楚喬對看一眼,一下子就猜到可能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