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對於長孫無忌來說是極其煎熬的,他很想去見皇后,但是自己這妹妹很倔,不見自己!
而且每次見面,必然數落自己:“外戚不得干涉朝政,不可參與奪嫡......”
長孫皇后更是阻撓陛下授予自己大權。
自己雖享受從一品地開府儀同三司的高官厚祿,但其實權力並不大。
此刻,聽說了皇后的訊息,忍不住來到晉王府。
見到李治的第一句話,上前抓住李治便問道:“治兒,藥可曾獻上去?”
“嘶!”李治不由呲牙咧嘴。
“喲,倒是忘了,你這手臂還傷著。”長孫無忌忙放手道。
卻見李治一臉便秘的說道:“舅父,別提了,秦壽把母后給治好了,我這藥實在沒說出口!”
“這......”
長孫無忌臉色一變。
不由愣住了!
“舅父?舅父?”
長孫無忌這才愣過神,恨恨的拍著大腿道:“算計來算計去,怎麼就把他給忘記了呢?”
“你將當日的情況仔細講來!”
.......
甘露宮
李世民和李靖探討不休。
軍事上的推演從來都不能流於表面,需要對比各方局勢,考慮各種因素,做出分析,做出調整。
李靖甚至講了秦壽的原話以供參考。
君臣兩人在紙上不斷寫寫畫畫,這樣既可以防止遺漏忘記,還能記錄一些想法或新奇的戰法。
雖然李世民帝王之身,想當初也是領兵打仗,軍事才能也不是蓋的,軍事生涯起步非常早,聲名顯赫也較早便傳遍海內外。
而且很多角度站在帝王,甚至整個大唐的角度來考慮,這是李靖不曾有的。
有句話叫: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是故兵先勝而後求戰!
李世民便是那種每次都一戰而定的人,眾人將高光都集中在令他精騎衝刺的時刻,很少有人提及他指揮戰役的全過程,但從中可見他製造戰機的能力非凡。
倆人越談越興奮,有時候他們甚至還會爆發出爭吵,但是很快傳出“哈哈”的大笑之聲。
案牘上、地上,鋪滿了紙張和紙團.....
這種氣氛不由讓李靖恍惚,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當年秦王府的日子,令人神馳!
等倆人驚覺餓了的時候,再抬頭,才赫然發覺已經掌燈很久了。
“衛國公,陪朕用膳吧。”
李世民意興闌珊的說道。
“是,陛下!”李靖也欣然就坐。
吃飯期間,李靖再三向李世民請求道:“陛下,征伐高句麗,臣願前往!”
錢打了水漂,他現在考慮的一點就是這次遠征高句麗必須由自己主導,使得兒孫的鍍金的大計不至於落空。
“陛下,也只有臣最瞭解這其中的細節啊!”
“嗯......再說!”李世民笑著恢復了帝王的氣度,卻沒有給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