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縣山丘找水打井專案,在胡三元的親自督導下,終於進入到最後的驗收階段。
按照省裡山丘找水打井專案實施方案的要求,工程竣工之後,需要先透過縣級工程驗收小組稽核,然後再報市級工程驗收小組稽核,最後才能到縣財政局報賬。
首先就要過縣級初審這一關。而縣級驗收,對於胡三元來說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因為胡三元就是縣驗收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
胡三元為了便於操作,他事先起草了一個仙山縣山丘找水打井專案驗收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以副縣長萬國忠為組長,胡三元為副組長,農發辦、財政局、水利局等部門分管負責人及兩名專家為成員的山丘找水打井專案稽核驗收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實施仙山縣山丘找水打井專案的驗收稽核工作。胡三元兼任辦公室主任。
方案很快就獲得了縣**批准。
這樣一來,整個山丘找水打井專案的驗收工作,一切都在他胡三元的掌控之中。
雖然說一切都在胡三元的掌控之中,可他也並不敢有絲毫的鬆懈。畢竟做賊心虛。
他在想,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既能讓驗收小組達到滿意,又不讓驗收小組看出什麼破綻。那麼,怎麼才能矇混過關呢?那麼只有想法讓驗收小組檢查得別那麼認真。
可如何才能讓驗收小組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似地完成這次驗收任務呢?那麼只有把時間壓縮下來,讓驗收小組沒有那麼多時間全部看完十八眼機井。
於是胡三元決定把驗收時間安排在下午。就用這一下午時間,打緊了也不一定能看完這十八眼機井。如果能中間環節再儘量多耽擱一些時間的話,再讓車輛跑得慢一些,別說十八眼機井,也許連十眼新機井都看不完也就該回賓館吃飯了。因此,後面的也就不用再看了。只要能讓他們在驗收單上把字一簽,就算大功告成。
為了保險起見,胡三元又把嚴威叫到辦公室,還專門作了具體安排。
“你立即設計好一個行車路線。記住,只能讓驗收小組看新井。路上一定要慢,每一眼機井得了想法多耽擱一會。看完新井不管時間早晚,也不用請求,就直接帶領導大家回賓館吃飯。其他的一切事情都由我來跟他們解釋。”
“放心吧,頭兒。保證完成任務。”
嚴威走後,胡三元這才鬆了一口氣。心想,這回總該沒什麼問題的吧!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儘管胡三元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可是到實地驗收那天,仍然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差一點就全都露了餡兒。
一開始,驗收工作都是非常順利的。嚴威、田浩兩人在前面帶路,後面萬國忠帶領的驗收小組一行七人同坐一輛中巴車上緊跟其後。所到之處,自然而然。新打的機井基本符合上級規定的驗收標準。再往後看,大同小異。儘管胡三元儘量拖延時間,大家還是越看越快,看完了就上車等著走。沒辦法,還不到下午五點半,這十眼新打的機井已經全部看完了。
“行了,今天大家已經非常辛苦了,咱們就別再看了,再往下看還都是一樣。直接回賓館得了。”胡三元說著話,示意嚴威趕緊帶領大家回去。
可是就在返回的途中。由於嚴威和田浩兩人對農村的道路不是很熟悉,也是他倆沒有在意。正巧把大家引到了一條路過他們剛剛翻新的舊井的鄉村小道。
水利局副局長孫波一轉頭,看到右邊路旁不遠處就是一個機井房。
“哎,這個也是今年剛打的機井吧?”孫波問道。
“是的,這個也是咱們今年新打的。”胡三元回答。
胡三元也就這麼隨口一答,誰知孫波還當真了。孫波心想,反正就這一下午時間,能多看一個是一個。
“走過路過,不能錯過。正好經過,那咱們就再去看一看唄?”“對,這才不到五點半,再看一個,也不耽誤回賓館吃飯。”財政局副局長蔡豐也跟著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