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普及,開始往手機端的方向發展。
05年的時候,點評就基本放棄了線下使用者,主抓線上使用者。
這使得點評能夠在08年的時候,就拿到了紅山資本的投資。
而在08年年末的時候,找準了路子的【點評】,就已經開始實現盈利了。
那個時候,公司內部可謂是衝勁十足,大家都很有幹勁。
直至網際網路八大戰役之一的【千團大戰】吹響了號角,點評深陷其中,與近6000家團購公司展開廝殺,直接終止了盈利!
一開始,大家肯定都是一條心的,都是有著偉大的抱負的!
所有人都覺得國內的團購市場絕對會很爆炸,我們如果真的能堅持到最後,那將直接起飛,成就一家新的網際網路巨頭!
然而,好景不長。
資本市場燒了這麼多錢不說,國內團購市場的前景也開始越來越不被人看好。
這直接導致了“資本寒冬”的到來。
——凜冬將至!
這一點,大家對外肯定是死不承認的。
可是,內部早就已經達成了共識!
這也是為什麼龍韋最近在私底下頻繁的與王新還有包梵進行溝通。
他覺得合併是共贏。
他認為這是一種經濟規律。
“要麼兩敗俱傷,要麼攜手共贏。”
“大家沒有別的選擇!”
因此,龍韋覺得不管怎麼看,都只能選後者。
“到現在還做著在團購市場稱王稱霸,然後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美夢,那不切實際!”
此刻,龍韋再度來到張韜的辦公室,來進行他的遊說。
二人在沙發上坐下後,龍韋說了自己的提議。
“要不要我去和王新溝通一下,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雙方使用者的重疊率高不高。”他開口道。
張韜聞言,抬眸看了他一眼。
“這個資料確實非常重要。”張韜道。
“那你覺得多少重疊率是算高的?”
張韜皺眉思索了一下,回覆道:“我覺得超過25%,也就是四分之一,就算很高了。”
“如果超出這個數字的話,合併以後的總體價值,在資本市場也會大打折扣。”
他看向龍韋,道:“我們心裡也都清楚,合併以後最大的好處就是接下來的大額融資會非常輕鬆,可以拿到前所未有的超高融資。”
龍韋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現在,不管是點評還是米團,就算背靠企鵝和阿里這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單獨融資也是困難重重。
融錢不難,但想拿到大家所需要的那個金額,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我個人覺得重合率不會超過25%,可能會比我們現在預想中的都要低一些。”龍韋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喔?你覺得能低到什麼程度?”
“20%以內!”龍韋回答。
他補充道:“米團主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主打三四線城市。”
“我們點評一開始從02年在魔都成立,主打的就是大城市的餐飲評分服務,後來的團購使用者也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和餓了嗎的使用者重疊度倒是高的離譜。”
“既使用米團,又使用餓了嗎的人,我覺得數量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