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周乾聽到前面的鋪墊,最終引出這句激勵戰士們的話,手指著高臺上重新豎起的龍旗。
“季愛卿,你讓人將這句詩繡在龍旗上,終有一日,要讓它插在樓蘭王城之上,讓寧愛卿的詩成為現實!”
“是!陛下!”
周乾此話一出。
相當於同樓蘭宣戰了。
根據詩體和韻律,大家知道還有後半段,但此時樓蘭人都不敢再聽。
他們不願聽,寧無恙卻還在繼續。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蘭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樓蘭王。”
吐谷渾即興改成樓蘭王,正好符合了周乾宣戰的心情。
“好!”
周乾又是一聲大喝。
作為一個馬背上守天下的皇帝,他頭一次知道,原來聽人唸詩,竟比那烈酒還帶勁。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周乾眼前一下子浮現出了戍守邊關,忍受冷清與艱辛的邊關將士們。
原本的雄心壯志,此時也添了一份悲壯的意味。
“季尚書,傳旨下去,撥一百萬兩白銀,給守衛邊關的將士們再添寒衣,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不能讓他們的熱血涼了!”
“是!”
此詩一出。
原本還有一些單純想挑戰寧無恙的才子,全部面面相覷,暗中搖頭。
比不過。
根本比不過。
詩仙果然不是凡人能夠比肩的。
徐幾道時隔許久,再次聽到寧無恙現場作詩。
仔細品味一番,心裡已是感慨萬千。
他一直認為作詩之道,講究的是心境豁達,不沾外物。
可寧小友的詩卻告訴他,寄情山水與寄情於人,都能夠創作出絕美的詩篇。
“我不及寧小友。”
徐幾道浮了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