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當眾說這筆數目的人,除了工部的,也只有戶部尚書有這個膽子的。
戶部尚書也沒隱瞞,朝著眾人伸出兩根手指。
“兩千萬兩白銀!”
現場一片鴉雀無聲。
無他。
許多人都是親眼看到了秦尚書數錢的,他們知道自己掏出去多少錢,但當得知總額時,心裡說不震驚是假的。
轉念一想。
又慶幸昨晚去得早。
不然家裡有錢還不掏出來花了,等著別人上門來宰,那不是蠢嗎?
誰不知道琉璃窗與暖氣片,讓工部,相當於讓陛下賺了許多錢。
但這種賺錢的方法,能夠把琉璃價格打下來,讓他們享受到高人一等的待遇,也不像硬讓他們的捐錢一樣往外掏錢,還能夠讓他們利用京城地利優勢多買幾套,轉手賣給關內道或周邊巨賈商紳大賺一筆。
陛下賺他們也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除了戶部尚書因為沒有重視到工部的收益,從而眼睜睜的看著秦尚書一夜收的錢,比他一年收的賦稅還要多而眼紅語酸之外。
大家依舊一片其樂融融的將康王包圍在其中,旁敲側擊地打聽著康王府上還有幾位待嫁的小姐與未婚配的公子來。
特別是嫻郡主的胞弟,更是恨不得把這小子的愛好給扒個底朝天,才好讓自家的小子創造機會去結交。
朱雀門前,人們聊得熱火朝天。
京城內,其他但凡有人群聚堆的時候。
也全部說著昨晚上工部門前大排長龍的奇景。
對比起大興人看熱鬧的心誠來說。
西夷館裡的樓蘭主使,已經酸得把牙都快咬倒了。
“兩千萬兩白銀!兩千萬兩白銀!是誰說大興的琉璃市場,每年只能賣出千萬兩白銀的?一個個自以為是精明的商人,結果光知道賣那些沒用的擺件,居然沒想到拿它來做窗戶!”
嘩啦!
樓蘭主使將桌子用來裝茶的透明琉璃盞,摔到地上,氣不打一處來。
除了憤怒,他還有恐懼。
原以為樓蘭琉璃受眾是權貴,是那些富人,皇家生產的琉璃若是價格太低廉的話,他可以讓樓蘭商人散佈謠言,說皇家琉璃所用的石料是次等品,只有他們樓蘭當地的礦料才是上等品。
可琉璃窗一出來,他的這個計劃還沒實施,就要胎死腹中。
琉璃居然從工藝品變成了日用品?
作為把琉璃當花盆用了五百年的樓蘭國人,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