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至少要聽懂,屆時倭國舉國來犯,我北狄沒辦法及時出兵,只有派這些密探先打入大興內部,援助我們的盟友了。”
笛卡那多眼中閃過一絲凜然的殺機。
這一招,實際不是正面交鋒所用,而是為了滲透進大興內部,再從內部瓦解攻擊。
是很陰險。
但誰叫從正面想要攻克大興,對於北狄來說,都是一件難事,更何況彈丸之地的倭國。
哪怕是舉國來犯,有大興軍隊的銅牆鐵壁,還有軍民共同抵抗之下,只怕那些倭人只有回到海里餵魚的份了。
倭國此時來犯,能不能贏,對北狄來講意義已然不大。
但。
只要多拖得住大興一時,將大興拖於戰火之中,替北狄多消耗一日大興的兵力與財力,那麼等到他們北狄真正動手的時候,便能多一分勝算。
阿毛消化了一下將軍的話,卻還是沒能消化掉,乾脆似懂非懂的應了下來。
“將軍,我這就去告訴他們。”
等到阿毛走後。
笛卡那多將那封致倭國天皇的國書收了起來,再次鋪開一張白紙。
“尊敬的晉王:有洛河道密探來報,曾見過長相類似岸填太郎之人在洛河道一帶活動,在下詢問了阿毛當晚岸填太郎死時情況,因死後無法辨認屍體,在下懷疑岸填太郎提前察覺到有人暗害於他,特意詐死,遠走洛河道,還望晉王你能相助調查,不勝感激。”
寫完這封信。
笛卡那多不免長嘆一聲,替晉王感到惋惜。
原本晉王遠走洛河道,是為了避免寧無恙之死受到牽連。
可誰知。
寧無恙來到京城不到十日,不僅成功當上皇商,進入朝堂,如今更是抓著皇家錢袋子的那個人。
只怕晉王此時回來,都得對這個想要除之而後快的金陵詩仙笑臉以對。
想想,還挺憋屈的。
“晉王啊晉王,平定倭亂之事,可是我們北狄送你的一份大功臣,希望能夠讓你平息我們約好的計劃失敗的怒火,也希望你能夠與我們加深合作,繼續替我們的密探打掩護。”
其實不僅晉王有怒。
笛卡那多對於寧無恙,也從原本因國家之利,想要剷除,如今有了私怨。
哪怕沒有證據,所有的事實也告訴他,國師之死,確實與大興沒有任何的關係。
但他不免會想,如果國師不是為了剷除寧無恙,才在高臺上佈置了所有的神鐵,如果那日的雷劈,並非神明召喚,而是神鐵佈置有誤,劈錯了位置。
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