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不如撞日,晚間亥時起便會有秋雷驚起,想必華易會在皇莊裡出來。”
面對元國師肯定的說辭,笛卡那多面露不解之色。
怎麼出來?
難道是將華易逼出來嗎?
華易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謹慎的人,這樣逼迫之下,只怕那些早已準備好的法寶,無法派上用場。
元國師只看笛卡那多的表情,便猜到了他的心思。
“笛將軍,你擅長排兵佈陣,於敵人習慣之中找到錯處,你可知,華易有何固定的習慣?”
“沒有。”
笛卡那多不假思索地回答。
自從晉王提醒過他,華易可能會跟著寧無恙一起來京城時,他便將華易這些年來做的事,全部翻看了一遍。
後來國師又讓他將那些資料搬出來,他便再次看了一遍。
華易此人生性瀟灑,做事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規律可循。
若說唯一的習慣,那便是逢事必佔、逢疑必佔。
還有一點。
推演氣象很少出錯。
而這些習慣,不會對他們動手的時候,有任何的幫助。
相反,還會給他們的行動帶來一定的阻礙。
“華易的日常行為看似沒有習慣,隨心所欲,但這個隨心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就比如,據說他離開大興京城前往江南,是為了避亂,但避著避著,卻自動地捲入這個亂子裡,主動要回到京城來,是為了研究治療痢疾的良藥。”
聽到國師提及治療痢疾的良藥,笛卡那多心頭猛然一震。
他也知道這個訊息。
但他並不確定這是不是大興故意散播出來的。
因為西域許多國家,由於常期遊牧在河流附近,加上飲食習慣不好,每十人裡面,便會有兩三個人鬧痢疾不說,有些僥倖活下來後,還會鬧好幾次。
因此,死於痢疾這個頑疾的人,光是北狄,就是十之一二。
“國師,華易真的找到了治療痢疾的良方,不是大興皇帝在故意散播謠言,好藉助這個手段拉攏那些受到痢疾困擾的國家?”
“痢疾可是天疾,華易若是真的找到了良方,為何又要回到這京城來呢?”
元國師以問題回答了笛卡那多的問題。
至於結果到底如何,元國師自然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