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母記住了,你起了個大早趕路,快回莊子上歇著,我命人做了你最愛吃的叫花雞,出來時還親自用荷葉包了新泥,此時應該已經能吃了。”
寧章氏看著懂得投桃報李的寧無恙,不免想到以前那個不懂變通的小侄子,心中暢快不已。
誰能想到。
一個人的改變。
能給寧家,能給周圍人,帶來如此之大的變化呢?
好在,這一切都是好的變化。
“辛苦二伯母了,一會兒我差人送一些冰飲來,也給府衙來量地的衙役們嚐嚐鮮。”
不會帶團隊,只能幹到死。
而手上有一堆信得過且幹得好的人,全部心往一處使的幹活。
寧無恙自然是能當甩手掌櫃,便當甩手掌櫃。
充分給大家體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路過村學時。
趕上了快中午正熱時,大人們擔心孩童中暑,一些不用做飯的孩童們,便在搭建的涼棚底下,人手一根小木棍,在沙盤上認真的勾畫著。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七八歲才剛啟蒙的孩子,反覆的念著這句詩。
明明已經聽到別人傳誦多次,但寧無恙此時聽到這句詩,卻另有一番感觸。
他看著那些求知若渴的孩童們,不免想到上輩子自己把走出山村的希望,寄託在了書本之中。
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與記憶裡的自己彷彿重合了。
而為了讓孩子們看得更清楚,頂著烈日教學的成易,那逐漸曬黑的臉龐,也讓他不禁想到了當年為了一腔熱血獻身山村教育的支教大學生。
大家都不是玩玩而已。
他也不好意思,只得了便宜賣乖,卻不做實事。
眾人搭柴火焰高,他便為村學教育,再添一把火。
“雲飛,你手裡還剩下多少銀票?”
“帶在身上的還有三萬多兩,公子又要花錢?”
雲飛感覺公子可能真的要像沈小姐說的那樣。
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富家公子哥了。
“不是花錢。”
寧無恙更正了雲飛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