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葉昌隆暗中拉了拉她的裙襬,咬牙切齒地示意她答應這場比試。
柳晴芳捏緊了手裡的絲帕,低聲道:“我比,但我……”
“《古朗月行》。”
寧無恙打斷了柳晴芳想為自己可能會輸,開脫找的藉口。
詩名一出,全場學子屏住呼吸,全部仰望著寧無恙,雖然難以置信,但根據剛才的情勢來看,寧無恙是真的還有比《靜夜思》更出眾的以月寄情的詩篇!
他們有幸見證這一幕,不比拿十兩銀子來得更歡暢嗎?
而柳晴芳在聽到詩名的瞬間,哪怕不知道他要誦讀的內容,可看到寧無恙胸有成竹的神態,依然被嚇得花容失色。
而對寧無恙才華有所認同的葉通判,眼見寧無恙出題即成詩,根本不過腦子,反倒心中有疑。
這到底是在比作詩,還是比背詩?
徐幾道來了,也不可能這麼簡單地一連作出兩首以月寄情的詩詞來。
除非……這些詩是有人提前寫出來,寧無恙背得爛熟於心,才有如此反應!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最後一句,寧無恙特意拉長聲調,看向葉通判。
一首詩背誦完,不少人已憋得臉色通紅,卻依然不敢大聲出氣。
明明烈日當空卻彷彿頭頂那玉盤似的白月,眼前浮現出后羿射日時那道偉岸的身影。
只可惜現在沒有這樣的英雄出現,讓天上人間都清平安寧,眾人憋在胸間的那口氣,化作長長的嘆息聲吐露出來。
“唉!”
大家看著滿眼無奈被逼當眾作詩自證清白的寧無恙,想到此事皆因葉通判所起,以官威逼人,再加上那葉昌隆要花銀子來獲得勝利,這世道如此黑暗。
讓他們不免與詩人共情。
不免憂從心來,覺得淒涼悲傷。
“唉!”
眾人又是長嘆一聲,無奈又悲哀地同寧無恙一起,看向葉通判。
無言的注目壓力,讓葉通判在品味完詩中含義後不免頭皮發麻。
不好!
寧無恙竟然利用作詩來煽動學子們對他的不滿,此人不管是作詩還是背詩,光是這樣深不可測的城府,與操控人心的手段,也絕非凡俗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