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家雖不富裕卻也有一套三進大院。
走進一進院子,便是接待客人的大廳。
往後走。
左手邊是通往大伯家院落的地方,路上種著蒼勁的松柏,配以梅花樁作點綴。
右手邊則是挖了假湖,點綴著簇簇睡蓮,初夏時節雖只有花苞有幾朵白蓮綻放在其中,也另有一番閒情雅緻。
光看左右兩邊的擺設,便知道大伯與二伯家的喜好差距。
大伯喜武,繼承了寧峰勇猛好鬥的性格,如今在金陵的駐兵所擔任糧草官,雖無品級但有祖蔭庇護,再加上其性格豪爽,倒也是吃得開。
二伯同樣喜武,可奈何沒趕上好時候,再加上娶了書香世家的清貴小姐為妻,只能在文官宦海里沉浮,拼了五年考上秀才後,捐了個府衙的九品小吏。
“三哥今日登上湖心小島,二伯母一定高興極了。”
寧無恙走過水榭來到二房的大院子裡時,院子裡已擺了一張能夠容得下十人的大圓桌。
由於大伯家的大哥、二伯家的二哥在當差,二伯家的四哥在外讀書,並未趕回來,只有兩位堂姐、一位堂妹和兩個伯父伯母在場。
人數不多,倒也沒有男女分桌。
此時兩位堂姐正坐在旁邊涼亭的石凳上,手裡拿著謄抄的詩稿大聲朗讀著。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二伯家的二堂姐寧知夏抑揚頓挫地念完,盯著那花叢中的蘭花,久久無法回神。
大伯家的大堂姐寧知雪則是一臉神往地說道:“二妹,我覺得那位詩仙定是隱居幽谷的仙人,才能作出如此清雅的詩句。”
寧無恙還以為她們興致勃勃地在談八卦,湊近聽了一嘴便沒有了興趣。
看到年方十歲的三堂妹寧知風面前擺著一盤糯米糕,他伸手拿了一塊塞進嘴裡。
甜到齁牙。
“三妹你在換牙,別吃這麼甜,小心牙齒長歪了變成大齙牙,到時候可不好看了。”
由於原身天真無邪的心性,平日裡除了與三哥寧無礙說得上話,便只與年紀尚小的三妹最聊得來。
對於可愛善良的奶萌小姑娘,寧無恙完全沒有抵抗力。
還能怎麼辦?繼續寵唄。
可今日三妹聽到他的話後,卻白了他一眼,端起糯米糕鑽進大伯母的懷裡,邊跑邊喊:“五哥大傻瓜,花那麼多銀子買假藥,她們說我老是和傻瓜玩也會變傻的!”
“……”
寧無恙啞然失笑,面對孩子的童言童語也沒計較。
畢竟這事做得是真傻,也不怕別人說。
倒是大伯母寧楊氏聽到此話一下子黑了臉,一把推開寧知風,用力地奪過盤子“啪”地一下扔到桌子上,目光凌厲地看向旁邊的婢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