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久遠,不可考究,先賢已消失在時間長河中,後事無人可追溯。
……
白衣王超嘆息道:“是啊,到了我等這境界,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一些,但越是知道一些,越是感覺恐怖,與自身的渺小。”
黑衣五斗與羅霸道兩人對視一眼,有些不可思議,像王超這種人,怎麼會流露出無力感。
王超啊,傳說裡的傳說,甚至比那位的傳說更精彩。
少年離家求學,路遇白頭翁,一夜間頓悟,脩金身,斬邪蛟,踏仙路,橫掃群雄,滅蠻族首領,展人族雄風。
這傢伙可不是那位,靠一隻陰陽祖獸崛起的,他是完全靠著智謀與拳頭,打出來的名聲。
後世的他們沿著王超走過路的尋找他的成長軌跡。
發現路遇白頭翁的說法,居然是他王超自己傳出去的,足智多謀,怕自己引起別人忌憚,故意放出的風聲。
一是自己的天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高,而是有高人指點。
二是震懾異族,人族內部的一些老傢伙,我王超背後有高人,不怕死的儘快來。
確實有不信邪的去找少年王超的麻煩,結果都是一去不返。
甚至還有人族內部一些的王子公侯,派人打探訊息,一些高層用大義要求王超交出功法,讓人族更進一步,有一些是出於公心。
而一些就是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下徹底惹怒了王超,他大開殺戒,殺了當時的一位諸侯親子,被追殺了許久。
後來還是德道殿出手,救下了少年王超。
王超進入德道殿後,經過名師教導,修為一日三里,在率領德道殿的弟子與蠻夷中的聖子,聖女大戰,少年王超一人斬蠻族十三名。
舉世聞名。
追殺過他的那位諸侯,見勢不妙,急忙派人來德道殿說情,被少年王超的師傅拒絕。
後來那位諸侯負荊請罪,親自趕到德道殿道歉,王超放過了他一命,但是要求他必須去邊關贖罪,斬掉同級的十位蠻族高手,才能贖其罪。
這諸侯年輕時候也是一位血性方剛之人,他獨自一人遠赴邊關,經過三年斬了二十二位蠻族首領,名聲大噪。
被封為王。
這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秦王。
秦王上位後,在他統治的區域內釋出了第一條法令。
任何人,任何秦王管轄範圍的宗門,勢力,不得私自索取弟子機緣,功法,兵器。但凡發現者,斬立決。
後來人族內部少有謀奪弟子機緣的事情發生。
一些不信邪的,以身試法,謀奪弟子祖傳兵器的宗門,高官,全部斬立決。
甚至一位丞相之子,抓了一位低階將領得家人,要他獻出自己的領地,都被這位秦王一體斬絕。
那位丞相臨死前,倒也沒有怨恨秦王,只說了一句悔不該不教子。
自從之後秦王境內,沒有發生過一件謀奪弟子的事件發生,而秦王管轄內,成名的天才,井噴式的爆發,許多別的諸侯國內天才,吩咐來秦發展。
而秦王在一次帶兵橫掃了北漠後,帶來大軍來到德道殿。
世人皆以為,秦王要報復王超師徒。
卻不想,秦王大軍帶著一車車戰利品獻給王超。
甚至當著諸侯們的面,與少年王超結為異性兄弟。
並且封王超為武候,傳五世。
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