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次出動五萬大軍攻打江家軍,這已經是袁崇煥對於江家軍的最大程度的重視了。如果真的只是把江家軍當做一支普通的賊軍,根本無須出動五萬大軍,可能幾千上萬人馬就已經很是給面子了。
要知道大軍出征,可不是一個人出門那麼容易,那組織想當的繁瑣,而且糧草軍餉等的消耗也大的驚人。
所以,可以說袁崇煥這次為了對付江家軍,基本上已經是將自己能夠拿的出的力量都拿出來了。
擺出這麼大的陣勢,袁崇煥其實還對收服江家軍這支戰力強橫的隊伍抱有幻想。他希望最好的結果就是那個姓江的小子看到大軍壓境,軍威赫赫,然後顫慄恐懼,自縛出谷投降,自己怒斥他一頓,然後可以大度的免了他的驕狂之罪,再給一個小小軍職,然後這支虎狼之師就成了自己的了。
袁崇煥甚至覺得,這個結果對於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姓江的小子如果夠聰明,就應該識時務的如此而為。
當然,如果這小子依然不識時務,那自己也不介意給他雷霆一擊,打掉他的驕狂,讓他知道真正的戰場是什麼樣的,如此一來,想必那傢伙就會心生畏服,跪地投降了。
至於這次行動的失敗,袁崇煥就從來沒想過會失敗。在他看來,如果自己親率五萬大軍都不能擺平一支小小的賊軍,那自己這個督師也太名不副實了,自己也沒臉苟活於世了。
所以,在他的預期里根本就沒有想過失敗這個詞。
而且他也想不出自己會有失敗的理由。
五萬大軍前後三段逶迤而行,向著西北方向而去。
明軍本就騎兵不多,邊軍雖然騎兵多一些,但是在大同八萬邊軍之中也不過湊出來一萬騎兵而已。
而且這一萬騎兵還沒有集中使用,而是分佈在各個營中。這次出征,也才抽調了八千騎。其中五千騎兵分給了曹變蛟的前軍。
中軍有兩千騎兵作為偵察,傳令和護衛袁崇煥之用。
洪承疇的後軍也就只有一千騎兵了。
因此各軍騎兵和步兵的比例大不相同,走著走著,原本規定的二十里間距也就慢慢的越來越大了。
曹變蛟的前軍已經跑到了中軍前面三十多里,前軍的前鋒騎兵甚至已經跑到了五十里開外。
而洪承疇的後軍則因為糧草輜重的拖累,已經距離中軍有三十多里的間隔了。
如此規模的大軍行軍,又是步騎混合,速度快不到哪裡去。所以到了黃昏天色將慕的時候,最遠的前軍才行了不到八十里。中軍才行了五十里。至於後軍才不到三十里。
初冬的天色暗的早,夕陽早早就藏在了群山之後,暮色在迅速的籠罩大地。
而明軍各部也開始紛紛下令停止前進,開始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