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另一側是身高八尺猶如竹竿的程昱老頭,至於戲志才已經病故,他自曹操在徐州屠城之時受了衝擊,身體便一直不好,後來捱餓加上奔波疲累,終是一病不起,曹操聽聞張遼軍中有良醫,曾派人去尋青州醫師,但醫師還沒到,戲志才就病亡了。
戲志才的死對向來重視人才的曹操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身邊擅長謀劃的也就剩下程昱了,他想招攬人才,但他如今的處境實在太艱難,無以吸引人才,再加上張遼的招賢令傳遍關東,有天子這面大旗,加上河東書院的名聲遠揚,他在人才上根本爭不過,這也是他選擇入京的原因之一。
程昱遙望雒陽城,消瘦的面孔神情肅然,他其實是不願意曹操來京師的,但如今他們別無他途,換做呂布他並不忌憚,但張遼不同,張遼的勢力太強了,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還是兵馬糧草地盤都完全碾壓曹操,又迎奉了天子,曹操繼續在兗州遲早會滅。
……
雒陽城,上元裡一處宅院中,董承神情頗有幾分焦躁,來回徘徊。
外面一人進來,正是種輯,董承急問:“張遼可還在中東門外?”
種輯點頭:“他在等候曹操。”
董承面上閃過陰霾,曹操是他召來的,他本要親自去迎,但正準備出府時卻得知張遼已經帶人在中東門外迎候,他權衡再三,終是不敢過去。
原本董承最是忌憚張遼的名聲,尤其是張遼得百姓和士人擁護,所以他設了小計,讓下人找了些無關的人詐作張遼親族,在底層一點點破壞張遼的名望,以期蠶食張遼的根基,誰成想那幫人竟倒黴催的找上了張遼的兄長的麻煩,導致如此細微的動作竟然敗露!
董承也沒想到張遼的兄長竟然只是一個屯長,更沒想到他只是讓下人接觸過一次宋明,就被張遼察知了,這實在令他心膽俱寒,不知道張遼的暗中究竟是如何的手眼通天。
事實上董承不知道的是,張遼的情報能力並沒有那麼厲害,只是那日看到宋明神情有異,隨口詐了一下,就把董承詐了出來。
而張遼之後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反而讓董承心中極度不安。
……
經過東市,中東門在望,看到城門前一群人等候,曹操坐在馬上,遙遙看到城門前一群人等候,更是一眼看到了一個他怎麼也不會忘卻的人。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忙遙指城門,詢問身旁曹洪:“子廉,看那當先一人可是張遼?”
曹洪仔細一看,驚道:“主公,正是他無疑!他在此作甚?還有子修!”
程昱凝望著站在那裡的那個青年,輕嘆了口氣:“他怕是來迎將軍的,此人卻是不凡。”
曹操眯著眼睛看著同樣看過來的張遼,突然放聲大笑:“不想文遠竟來迎我,我當上前相謝。”
“駕!”他喝了一聲,鞭馬脫離隊伍,竟獨自馳向城門。
“主公!”曹洪見狀大驚,急忙拍馬跟上,後面騎兵也急忙緊跟。
眼看兩百騎要奔走起來,程昱急忙喝止:“且住!將軍不過會友耳,”
城門前,張遼帶著數十人在那裡等候,他的身旁是曹操的長子曹昂,看到父親前來,神情頗是欣喜。
不想曹操陡然衝出,那兩百騎又突然加快速度,張遼身旁護衛的一個壯漢帶著親衛立時護在張遼身前,神情凌厲。
曹昂見狀,忙道:“張將軍,許統領,家父絕無惡意。”
張遼亦笑道:“仲康,不須擔憂,曹孟德不會如此無智。”
他話音方落,就看到後面的騎兵停了下來,唯有前面兩騎馳來。
張遼又笑道:“是曹孟德兄弟二人來也,仲康退下罷。”
那壯漢帶著親衛退到張遼身側,卻仍是一臉警惕,小心防範。
他身高八尺又餘,虎背熊腰,正是許褚,這兩年間張遼下達招賢令後,又到四方巡查,他得了典韋,又豈能忘了許褚,此前只因無暇分身,此次卻特意去了譙國譙縣,請出許褚。
許褚也聽聞張遼名聲,又見他堂堂驃騎將軍竟然前來請自己,即是感動,一番言談,便舉族投靠了張遼,而他更是成為張遼新一任的親衛統領。
曹操縱馬馳近,二十步外,飛身下馬,大步向張遼行來,哈哈大笑道:“文遠別來無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