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郡,郯縣,州牧府中,徐州牧陶謙大宴帶兵前來援助的田楷、劉備和孔融,曹宏、糜竺等府吏陪同,年過六旬的陶謙興致頗高,推杯換盞,連連向三人道謝,又有歌女作舞,氣氛熱鬧。
酒過三巡,一身戎裝的田楷舉杯道:“陶將軍,既然曹操已經退回兗州,我等也不便多留,袁紹虎伺青州,若是久離,恐出差池。”
陶謙對此似乎並不意外,撫須嘆道:“田刺史所言極是,只是曹操此次雖然兵敗而回,必然還要再發兵來攻……”
“這……”田楷為難道:“我等實在不便在徐州久留,一旦青州有變,某難向薊候交代。”
陶謙心中早有計議,沉吟道:“吾亦知田刺史之難,如此……不若田刺史且先回青州,留玄德相助老夫如何?”
田楷聞言,眼神閃爍了下,看了一眼愕然的劉備,大笑應承道:“如此甚好,便依陶將軍之言,留玄德在此相助。”
他轉頭看向神情愕然的劉備,道:“玄德,青州之事,有某便可,陶將軍與薊候一榮俱榮,徐州卻是出不得差池,汝便留在此地相助陶將軍,某自會向薊候稟報情由。”
田楷卻是早察覺劉備非同常人,擔憂他坐大之後喧賓奪主,尤其是張遼入主青州之後,劉備與張遼關係不差,讓田楷更是不放心劉備,所以陶謙一開口,他此正好順水推舟,藉機將劉備留在徐州。
陶謙見田楷答應下來,面露喜色,呵呵笑道:“如此便有勞玄德了。”
“這……”劉備面露沉吟之色,看了一眼田楷,登時明白了此人心中的忌憚,既生齟齬,那留在青州卻是也不便了,尤其是自己夾在張遼和田楷之間,更是尷尬,但讓他拋棄平原國的家業,他又有些不捨。
陶謙看劉備沉吟,忙問道:“玄德有疑慮乎?”
劉備抱拳道:“能相助使君一臂之力,備榮幸之至,奈何將寡兵微,恐無濟於事。”
他這次從平原國趕來,就只帶了不到三千人,加上一些雜兵,戰鬥力不強,與曹操動輒數萬大軍相比實在不值一提,他輾轉十餘年就這點家當,可不想全部丟在這裡。
“玄德勿憂!”陶謙大笑道:“吾送汝四千丹陽精兵如何?”
四千丹陽精兵?劉備心中一喜,他曾隨毌丘毅募兵,知道丹陽兵的精銳,如今陶謙一下子送他四千,手筆很大,頂的上他十多年打拼,不過他心中雖然頗是喜歡,面上仍是神情自若的起身抱拳:“若得使君精兵相助,何懼曹賊。”
隨即田楷告辭,酒宴結束,孔融喝的伶仃大醉,陶謙當即安排給劉備四千丹陽兵,劉備回到城外軍營,告知關羽、張飛、簡雍和田豫幾人情由。
張飛當場便忍不住開口問道:“大哥,俺們離開青州,文遠怎辦?他在青州可是獨力難支。”
關羽也看向了劉備,雖沒說話,卻也有詢問之意。
劉備看了一眼關羽和張飛,搖頭嘆道:“我等離開青州,於文遠有益無害,文遠今為青州牧,本該掌管青州,然我兄弟三人在青州,卻屬公孫伯圭麾下,若他與田楷生隙,無論我三人還是文遠,皆是左右兩難,如今我等到徐州,倒是正好。”
簡雍點頭道:“正是如此。”
關羽和張飛不再多說,唯有田豫眼裡閃過猶疑之色。
……
州牧府中,陶謙面色不虞的看向治中曹宏:“張文遠果真要將孫策家眷遷到青州?”
曹宏忙道:“正是,他們已經從江都啟程,如今該要到東海郡了。”
“哼!”陶謙道:“孫策何在?可曾追隨張文遠?”
曹宏道:“孫策據說是下了江東,未曾跟隨張遼,不過他們必然關係不凡,那孫策又是孫堅之子,多半與袁公路有勾結,屬下以為張文遠與孫策勾結,必暗通袁術,要圖我徐州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