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預備兵一下子又靜了下來,一個個咬牙不語,卻以頭搶地。
“都起來吧。”張遼道:“本校尉會遣宋超、蔣奇、薛明三位假司馬統領諸位回去,相助唐太守。”
宋超、蔣奇、薛明三人帶著眾預備兵向張遼拜了三拜,而後起身。
張遼看過那一張張面孔,有不少他很熟悉,他曾給這些預備兵講過軍紀,講解過兵器,還教過他們唱軍歌,如今要送他們離開,一時間也是百感交集,他看著眾人,緩緩道:“眾兄弟是本校尉的兵,如果在哪裡受了委屈,只要一封書信,一個訊息,本校尉必為眾兄弟討回公道。”
宋超大吼道:“我等是校尉的兵,至死不變!”
蔣奇、薛明跟著大吼,而後是五千預備兵齊聲跟著大吼。
“我等是校尉的兵,至死不渝!”
“我等是校尉的兵,至死不渝!”
“至死不渝!”
張遼緩緩點點頭,看眾人安靜下來,道:“守家衛國,無論在哪裡都是一樣,本校尉也會時時關注眾兄弟,但有一點,眾兄弟要謹記!”
“要,時刻嚴守軍紀,三要九禁,不可違背!”他的聲音陡然轉肅,目光也凌厲起來:“無論將領還是兵士,哪個違反軍紀!肆意妄為!禍害百姓!那就不再是本校尉的兄弟!就不是一道人!而是敵人!他日更不必來歸隊,再見時就是仇敵!莫怪本校尉無情!”
眾人聞言不由肅然,宋超大吼道:“謹遵校尉軍令,三要九禁,絕不違背!”
眾將士跟著振聲大吼:“謹遵校尉軍令,三要九禁,絕不違背!”
“為兵為將者,要以守護為天職,軍民魚水,我等根基也,不可忘卻,望諸將士共勉!”
張遼點了點頭,負手而立:“眾兄弟要遠行,本校尉想聽兄弟們再唱一曲軍歌。”
眾預備兵沉默了下,在宋超的帶頭下低沉的唱了起來:
“風起卷,馬長嘶,烽煙四起九州亂。
好男兒,敢擔當,何懼生死赴國難。
保父老,離家鄉,英風銳氣此心丹。
寧流血,不流淚,從此兒是英雄漢。”
他們的聲音越來越高亢:
“披鐵甲,挎長刀,與子同袍照肝膽。
行如林,列如山,號令嚴明撼長天。
疾如風,侵如火,千軍萬馬勢無前。”
最後校場之外,整個軒轅關中,無論是預備兵還是正規兵,無論是軍營中還是關樓上,連同張遼和郭嘉,也跟著唱了起來,聲音在整個山巒間迴盪:
“狹路逢,勇者勝,縱橫馳騁破敵膽。
平禍亂,踏燕然,橫刀立馬誰來犯。
敵盡滅,山河定,方與妻兒共團圓。
以忠義,血肉軀,守護四海永康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