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老年王碧雲的,是章老太太的一位朋友,一位老戲骨。
參演這部片子,牛爾是純粹抱著學習態度來的。學演戲,學導演方法,學片場一切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東西。
所以即便沒有自己的戲份,他也一直留在片場看其他演員的戲,看人家是怎麼處理的。還要看場務,看燈光師……
比如這位老戲骨的戲份,牛爾已經看了好幾遍。然而在影院裡銀幕上再次看到這個場景時,他仍然被再次帶入,再次被感動著。
倒敘的劇情匯入,直到孟曉芮口中所說那個碑的出現,才終於結束。
空中俯拍。
五六位登山者正在登頂,不是主峰,而是一座低矮平緩的次峰。
近拍,幾個人靠著一塊避風的巖壁,竭力點燃香菸。陳崑崙點燃了,孟曉芮也點燃了,極為舒適地吸著。
看著燦爛的天空和雪山之海,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紛紛在巖壁的某一處留影並集體合影。然後他們才朝稍高一些的地方走去。
鏡頭推向那塊毫無特別之處,他們幾個卻在此處合影的巖壁。巖壁上描過紅漆的字跡逐漸清晰起來。
——烈士英靈永垂不朽——
幾個蒼勁的大字下面,是排列整齊的英名錄:
徐秋雲——夷州—— 1927-1968
王碧雲——魔州—— 1934-1968
孫普英——陝州—— 1946-1968
周挺——遼州—— 1932-1968
……
共有七位醫療隊隊員,與陳秋水和王碧雲同時在搶救傷員過程中遭遇雪崩而殉職。
王金娣從朝鮮戰場與陳秋水相識起,就開始狂追陳秋水。無奈之下,陳秋水就把他和王
碧雲的事,原原本本講給了王金娣。
王碧雲已經把陳秋水的心裝滿,他的心裡根本再容不下第二個女人。
陳秋水不知道的是,夷州的王碧雲在陳秋水離開夷州後,也一直履行著一個兒媳婦的責任,盡心照顧著陳秋水的母親。
朝鮮戰役結束後,陳秋水自願奔赴青藏高原,組建那裡的醫院。
不久王金娣就追到了青藏。她已經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碧雲,並且把自己軍人證書及其上面的名字拿給陳秋水看。
兩岸緊張的破冰之日遙遙無期,王金娣就勸陳秋水,讓自己像王碧雲一樣愛他,照顧他。陳秋水就是根木頭,也該被感動得無以復加,他已經無力再拒絕王金娣,於是二人成婚。
兩人殉職的時候,陳崑崙才一歲多不滿兩歲。
鏡頭拉昇盤旋,使這些字和那些人在茫茫的雪原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滄海一粟。鏡頭在浩瀚的空中穿越重重迷霧,把一個俯瞰著的美麗寶島漸漸拉近,再拉近,夷州的大街小巷撲面而來。
以夷州的尋常巷陌為背景,銀幕上出現了一行大字。
謹以此片獻給海峽兩岸的神州人。
……
影片正式進入陳秋水和王碧雲的劇情後,黎雲歌好像才終於被劇情吸引。然而到了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