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說清朝的小皇帝退位,1912年臨時政府從遖京搬到了邶京之後,還是保留了很多前任班子中的職位。
就比如同為烤饅頭派對中的蔡氏,在遖京臨時政府當了民囯第一任教育總長,等政府去了邶京,他依然留任在這個位置。
後來因為蔡氏本人抵制袁大總統,才在邶京辭去了教育總長的職務。
王景岐的情況,和蔡氏應該差不太多。
他雖然是北洋政府的一位外交官,但並不妨礙他也參加過烤饅頭派對。
王景岐和陳籙之間的關係,遠沒有同鄉之情那麼簡單。
1915年,中俄還有蒙古所謂的那個“博克多汗國”,三方在恰克圖舉行了一場談判,商量蒙古這塊地方的歸屬問題。
當時陳籙的職位是駐墨西哥公使,他在去南美洲履職之前,先被外交部派到了恰克圖,算是中華民囯方面的全權代表之一。
這場會議可以算是在巴黎和會之前,民囯政府派團參加的規格最高的一場會議,所以外交部上下,還有其背後的整個北洋政府對此都十分眾重視。
陳籙並沒有忘記王景岐這個閩縣的老鄉,給後者安排了一個參贊的頭銜一同去參會,這也是剛剛從農林部門轉到外交部的王景岐第一次代表民囯進行初始任務。
自那之後,王景岐逐漸登上了外交舞臺,並最終升到了駐比利時公使這個位置上。
陳籙這算是對王景岐有知遇之恩——雖然陳慕武並不知道這一點,但他的猜測就更不應該出現差錯。
而王景岐與陳籙兩人之間交惡的時間節點,發生在他們都到了歐洲擔任公使的二十年代。
當時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法國國內的青壯年男性人數損失慘重,全國各地的工廠都需要大量勞工恢復生產。
中囯國內瞅準了這個機會,展開了半官方性質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留學活動,留法勤工儉學運動。
因為這次活動的組織方,邶京華法教育會和留法勤工儉學會背後的話事人,基本上都和烤饅頭派對有關係,所以被分批次送到法國的青年人,基本上都是站在進步的那一邊——當然這裡的進步,是相對於北洋政府而言。
王景岐身為烤饅頭派對在歐洲職位比較高的人,他先是以駐比利時公使的身份,擔任烤饅頭駐法總支部的部長,後來又奉命在駐法總支部的基礎上,將其升級成為了駐歐總支部,並擔任執行部部長。
因為當時正是烤饅頭和嗯嗯的第一次合作時期,所以這個小小的駐歐總支部內藏龍臥虎。
作為那些人的直系領導,王景岐對他們的態度一直很不錯,在每次有人回國的時候,還都會舉辦歡送宴會。
而相比之下,陳籙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當中,扮演的是一個反面角色。
他代表著北洋當局,和法國政府方面狼狽為奸,屢次對這些到法國留學的年青人們進行迫害。
每次一有青年人被法國政府扣押,基本上就要由王景岐這位官面上的人物去進行解救工作。
一位堂堂的駐比利時公使,隔三差五就要到巴黎和里昂等地方跑一趟,看上去似乎很荒謬。
可是在那個時期,事實就是這麼荒謬。
在營救的過程中,王景岐這邊就難免會和法國政府,還有代表北洋的陳籙產生摩擦。
到後來,因為國內的華法教育會等組織籌集不到足夠多經費資助學生留學,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告一段落。
但是王景岐和陳籙之間的分歧還有摩擦不但沒有消散,反而還由於時間的積累而越來越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