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氣候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只是全年的降雨稍微多了一些。
難怪街上行走著的穿西裝戴禮帽的紳士們,手中不是拿著司的克,就是拿著一柄雨傘。
這和仩海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不太一樣,對於剛剛來到歐洲的陳家老太太來說,倒是一種很新奇的人生體驗。
沒有惱人的梅雨季節,也沒有更加惱人的颱風,夏天的溫度雖然熱,但是又不會出現像仩海那麼熱的酷暑。
——且先不說英國的飯菜不是那麼好吃,但是在夏天的溫度和溼度上,確實比原來要稍微適宜幾分。
不過這是對原來一直居住在亞歐大陸東端的陳家人而言,對世世代代,祖祖輩輩居住在島上的英國人來說,包括已經習慣了在此地生活的陳慕武,英國的夏天依然熱得很。
劍橋郡中,康河的水流比較舒緩的那些河段裡,還有岸邊的柳樹下,擠滿了到此下河游泳還有躲避酷暑的本地居民和留校學生。
柳樹上的知了,也嘰嘰喳喳地鳴個不停。
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代理主任陳慕武,倒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他還特意把自己實驗室的厚重的窗簾拉好,只留下一盞燈擺放在抓拍雲霧室照片的照相機前,靜靜地等著中子的降臨。
幾年之前就被布萊克特改進好的雲霧室,每分鐘可以拍攝很多張照片。
當時的布萊克特就因為照片拍的太多和自己看照片速度不快這兩件事之間存在有矛盾,所以才抱著一堆雲霧室照片來找陳慕武幫忙。
而那次陳慕武也不辱使命,成功從那些眾多照片當中的一張裡,找到了第一次記錄下來的人工核嬗變的蹤跡。
現在陳慕武照片拍的越歡,等等他就要享受看照片的痛苦就越多。
因為不管拍攝出多少張照片,這次卻沒有幫忙看照片的布萊克特,也沒有卡皮察,所有的工作都要他自己一個人來。
所以陳慕武覺得一開始先少照幾張,免得等等面對幾摞堆得高高的照相底片時會望洋興嘆。
希望他能一發入魂,不需要再對實驗裝置包括加速電壓等各處地方進行微調,而直接就能找到他想要的質子的照片。
因為實驗室裡的光線很暗,所以陳慕武也沒有再去什麼暗房,而是直接在裡面隔出了一塊區域,能夠讓雲霧室的照片隨拍隨洗。
在第一批拍攝的照相底片洗出來之後,陳慕武迫不及待地就一張一張地飛速尋找檢視了起來。
好訊息是,第一批的照片中,就已經有螺旋縮小了的軌跡出現。
按照磁場方向來推算,這個軌跡對應的粒子帶的應該是正電。
但“禍之福兮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好訊息的地方,往往還會有壞訊息。
壞訊息,或者對陳慕武來說,似乎也不能算是壞訊息。
總而言之就是螺旋縮小的軌跡不只有一條,而且他們的縮小方向也都完全一致。
換句話說,他在某一張自己拍攝的雲霧室照相底片中,發現了兩種不同的帶正電的粒子。
按照軌跡的粗細來判斷,一種質量大,一種質量小。
不用仔細觀察,更不用親自拿著尺子和紙筆來測量並計算這兩種帶正電的粒子的荷質比。
陳主任只是稍微疑惑了那麼一兩秒,他就想明白了,這兩種東西究竟分別是什麼。
質量大的那個,當然就是他要尋找的質子,也就是中子轟擊石蠟塊,轟擊出來的東西。
只要有這個質子的存在,就能說明,陳慕武已經用被加速過的阿爾法粒子,成功從硼晶體裡轟擊出了中子來。
也就是說,他已經成功完成了自己預定的目標,掌握了日後能夠“不小心”轟擊出中子的手段。
而質量小的那一個,是——
正電子。